梁荣的电影
1,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的规则:
去掉反问句和疑问句,把问号改成句号。
如果反问句中有否定词(如:不,不,不),将其删除;如果没有,补充一下。
示例:
1,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问题的吗?
2.难道不工作就连一朵花都养不活吗?
3.他!你一个老人为什么点这些东西?
4.十万支箭怎么能在三天内造出来?
5.你自己发现的。我怎么帮你?
6.居里夫人只需要在专利书上签字,所有的困难不就都解决了吗?
7.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呢?
8.那不是海浪奏出的快乐的歌吗?
9.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能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1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他怎么会害怕反动军阀呢?
孤岛上的钱有什么用?
12.不努力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
13.这个故事怎么能不让我感动呢?
14.我怎么能不被王先生的病感动呢?
15.不努力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
16,你说的话不能算数吗?
17,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
18,没有那两只手,这不是荒坡吗?
19.我不是在这块地里种菜吗?
20、这点小事,你还用担心你妈吗?
21,小明这么聪明,我怎么比得过他。
22.我做不到吗?
还有比这份礼物更珍贵的东西吗?
24.我怎么能提这么重的东西?
2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美丽的野花形象?
26.千千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不就是这样的野花吗?
27.你怎么能睡在这又湿又冷的地上?
28、那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射出一箭呢?
29.看到无数的松树和白桦树,谁会不东张西望呢?
30.王先生在工作中生病,我们怎么能不感动呢?
31,谁永远不会犯错?
32.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
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吗?
34.你说的话不算数吗?
35.千千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不就是这样的野花吗?
36.你怎么能睡在这又湿又冷的地上?
37.一个城市能在几个统治者的命令下建立起来吗?
39.看到无数的松树和白桦树,谁会不东张西望呢?
40.我怎么能提这么重的东西?
2.将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的规则:
添加反问句和疑问词,并将句号改为问号。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则在改变反问句时需要去掉否定词;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则在反问句中添加一个否定词。
示例:
1.今天仍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期末考试快到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人与山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和舒适。
这个活泼的小男孩是我的好朋友。
5.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6.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7.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流泪。
8.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9.这种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0,坡度大到火车都爬不上去。
11.这朵纯洁的梅花不能被玷污。
12.学生们将尽力克服这个困难。
13.这本书真的很好。我非常喜欢它。
14,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冻死了。
15、劳动是最美味的东西。
16,桂林的美景令人陶醉。
17,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志愿军。
18,我觉得秦王没有诚意,只好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19,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20.这三克镭体现了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我们应该在公共场所保持清洁。
2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一个足智多谋、勇敢无畏、顾全大局的英雄。
23.没有一个学生说李博士不是好人。
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兴奋。
这件事对我来说不重要。
他得到这个奖是因为你。
他永远不会满足。
28.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遵守纪律。
他们不可能做这样的坏事。
我们不会忘记你的父亲。
31,人与山的亲密关系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
32.你应该相信我。
33.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志愿者。
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
36.我必须设法解决。
36.解放军叔叔在灾难中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37、连一朵花都活不下去,这是真理。
38.我必须对付破坏公共财产的人。
39.病毒“流感”并不可怕。
40.这本书是你的。
41,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好好学习。
我们小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
43.小玲的优异成绩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44.没有革命先辈的浴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45.我们不能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停止参加体育活动。
46.我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和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47.直到我完成作业我才能去看电影。
那辆奔驰列车是我们祖国勇敢进步的象征。
49.我们不能忽视少数学生不守纪律的现象。
50.如果你不努力学习,自然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51.这幅画是我们班的蔡颖画的。
52.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流泪。
如此宏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54.不劳动就不能使一朵花存活,这是真理。
55.我们被解放军叔叔在抗洪救灾中的英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56.我必须处理这件事。
他们不可能做这样的坏事。
我们不会忘记你的父亲。
58.人与山的亲密关系使人感到亲切和舒适。
59.你应该相信我。
60.我们应该在公共场所保持清洁。
61,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激动。
这件事对我来说不重要。
他得到这个奖是因为你。
他永远不会满足。
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遵守纪律。
这个活泼的小男孩是我的好朋友。
67.学生们将努力克服这个困难。
这本书太好了,我非常喜欢。
下了一场大雪,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
70.没有多少动物能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
71,你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72.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73.桂林的美丽风景令人陶醉。
74.劳动是最美味的东西。
将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的实践
1.字典不是我们的导师吗?
2.那条街不是很热闹吗?
3.战斗是为了杀更多的人吗?
4.什么是酷刑?死亡不能让我说话。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吗?
6.奋斗就一定会有牺牲不是吗?
7.杭州西湖不是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吗?
8.为什么人们不希望汽车停下来,也不希望时间停下来?
9.人可以没有精神吗?
10,怎样才能容忍违反纪律的人和事?
班主任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2,浪费时间不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3,我怎么能提这么重的东西?
1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美丽的野花形象?
15.千千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不就是这样的野花吗?
16,你怎么能睡在这又湿又冷的地上呢?
17,那么远的距离,怎么可能射出一箭呢?
18,谁不东张西望就看不见那数不清的松树和白桦树呢?
19.我们怎能不被王先生的病情所感动呢?
2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他怎么会害怕反动军阀呢?
21,他!你一个老人为什么点这些东西?
22.三天之内怎么能造出十万支箭?
23.你自己发现的。我怎么帮你?
24.那不是海浪奏出的快乐的歌吗?
25.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呢?
26.居里夫人只需要在专利书上签字,所有的困难不就都解决了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复习资料-句子和诗歌
一。句子部分
审查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功能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句子扩展和收缩的练习。
3.知道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理解和修改常见的病句。
5.练习句子转换。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句子及其类型
1.知道一句话是什么。
一个句子由单词或短语组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的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什么(什么、怎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知识。
理解句子对我们后期修改病句和句子转换很有帮助。
2.区分四种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陈述句:可以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尾有句号。我参观了长城。
疑问句:向他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有问号。为什么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祈使句:向他人要求某事的句子,通常在句末加句号,有时加感叹号。如:油库很重要,请不要吸烟!
感叹句:表达高兴、惊讶、厌恶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有感叹号。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改变句型
测试准备点
同样的意思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语言效果。改变句型意味着把一个句子变成另一个意思相同的句子。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和双重否定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语和及物句互换。
应考点
1.把字句、被字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把动作和对象放在带有“把”字的动作之前,并在动作之前加上“把”字的句式。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宾语放在动作发生器前面,并在动作发生器前面加“被”字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式。
“把”字句、“被”字句和陈述句关系密切,可以相互转换,但它们的意义不能改变。
链接测试问题
他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成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分析)主语和宾语变化时,加“被”字。当句子“把”发生变化时,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发生变化,并增加了“把”字。如果是陈述句,“把”字放在宾语之前,谓语放在句尾。
(回答)
他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抓住了。(被句)
第二,交换陈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
反问句不是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而是强调一个问题,用反问(疑问)的语气表达某种感情。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问题,不需要回答。答案在句子里,结尾有个问号。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时,一般加“怎么样”“太”“真”等词,句尾加“啊”“呀”等感叹词,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测试问题
他是个好人。
(解析)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how”、“why”和“what”,句末加“what”,句末句号变成问号。问题是肯定句变成了反问句,要加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把它变成感叹句,直接加一个感叹号。
他不是个好人吗?
他真是个好人!
第三,肯定句和双重否定的互换
一句话用否定加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事实,语气更坚定。
链接测试问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改为双重否定)
(分析)双重否定的语气比肯定句重,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必须…不”。
我得去图书馆看书。
第四,直接引语和及物句互换
变直接叙述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符号;二是改变人称代词;第三是看句子的内容。在一些句子中,个别单词和少量单词需要更改,但句子的含义不会改变。
链接测试问题
王良说:“我要像李咏一样关心集体。”
(解析)题干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再直接将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
(回答)
王良说他应该像李勇一样关心集体。
特殊突破
首先,根据外表写句子。
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么会不属于王强呢?
没有人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李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汤米送的。
第二,像这样重写句子。
红红低下头对妈妈说:“我不想穿皮鞋。”
红红低下头告诉她妈妈她不想穿皮鞋。
1,鲁迅回复严立明:“如果我的信要发表,有发表的余地,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找赵老师领取《我们热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明说:“我去开会,你可以自己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做到精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说:“迎儿,你还年轻,不明白。”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去秦国。”
例2:下课后,老师让我去办公室。
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下课后,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7.困难没有吓倒他。
陈述句转化为反问句的分层练习
1,简单类型:
梁荣聪为什么不聪明?(修辞语句)
重写:
梁荣聪很聪明。(陈述变成反问句)
重写:
马跑得快。(陈述变成反问句)
重写:
马跑得不快吗?(修辞语句)
重写:
2.复杂句型:
为什么它听到弦响时不害怕?(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重写:
它一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重写:
马跑得快,离楚国更远。(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重写:
马跑得快,离楚国不是更远吗?(反问句变成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