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下》这部影片具有什么作用?

如果说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先驱人物的话,那么经典作品《四百下》就是他为这场运动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影片开始于一片灰暗中的巴黎街头,象征着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也时远时近。一所学校里,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课,声音尖利,态度粗暴。学生们对此异常反感,在老师的盛怒之下,他们在悄悄地做一些小动作来表示对他的不满。老师背过脸去,在黑板上写字时,一张穿着三点式泳衣的女性画片正在他们中间轮流传递。当这张画片传到安托万手中时,正好被老师发现,老师立即把他轰出了教室。下课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到操场上玩耍,他却被留在教室里反省。安托万很不服气,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讽刺诗。不料,这首诗也遭到了老师的当众奚落。

安托万在学校受罚,回到家里也并不好过。他没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母亲是一个风流的女人,安托万是一个私生子。在他出生前,他的母亲本来想去做流产手术,只是在安托万的祖母的一再要求下才把肚子里的孩子保留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安托万在8岁之前一直与祖母相依为命。直到祖母去世后,母亲才不得不把他领回来。继父对他稍好,但也没有什么爱的情感。

安托万家里也非常拥挤,他做作业都是在餐桌上。有时,作业还没来得及收,菜盘子就摆上了。睡也没有定所,只能天天打地铺在过道里将就。

每天安托万放学回家后,都要负责生火炉子、倒垃圾,然后才能安下心来做功课。在父母面前,他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言笑。而父母一旦不在家,他却敢偷家里的钱,还敢摆弄母亲平时根本不让他碰的化妆品。

安托万和他的好朋友雷内都很讨厌那种上课方式。一次,当他俩背着书包在上学的路上相遇时,他们决定一起逃学。他们把书包藏起来,就去逛街、看电影,玩的是那么开心和自在。可就在这时,安托万忽然看到母亲在树下和一个陌生男人亲热接吻。他的目光赶紧避开,心慌意乱地闪到另一条路上去了。而母亲眼中的余光也看到了他,慌忙中还刻意掩饰了一下。

放荡的母亲深夜才回到家,一进家门就和丈夫大吵起来。安托万耳闻目睹这一切,心情十分糟糕。所以当他在第二天上学后被老师盘问为何昨天没来上学时,竟随口说道:“妈妈死了。”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了适度的同情。事实上,安托万昨天逃学,老师已经派人去他家里询问了。他的父母闻知此事后也迅速赶往学校。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安托万同时看到了教室门外的母亲的脸。安托万一阵慌张,老师也当场揭穿了安托万的谎言。在挨过一阵痛打之后,安托万含泪走回了教室。

父母的冷漠,老师的严惩,使安托万感到生活毫无乐趣。他给母亲留了一封信就走了。在雷内替他找到的一家印刷厂的角落里,他过了一夜。早晨起来后,因为饥饿难耐,他只好偷了别人家的鲜奶,一饮而尽。

母亲发现他留下的信后,也感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她来到学校找到他,并把他领回家,给他洗澡,劝他用功学习。可是这样的温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不久后的一天,雷内和安托万趁下班之机潜入到安托万父亲所在的办公大楼,从那里偷走了一台打字机。正当他俩吃力地抱着沉重的东西在街上寻找买主时,正好赶上警察巡视。打字机的交易没有做成,无奈的他们准备把打字机送还原处。可是就在他们刚进大楼的时候,却被值班人员当场抓获。

安托万的父亲知道情况后,不仅拒绝再收养他,还把他扭送到了警察局。经过一番审讯,安托万被带上了囚车,押往少年管教所。

少年管教所里非人性的教育比学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有一次,安托万还没等到吹哨就先去吃饭,结果看守给了他一记耳光。他的妈妈来看他,也没有带给他温暖。他的好朋友雷内来看他,却遭到了看守的拒绝。

安托万再也忍受不了管教所里非人的待遇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他趁人不备,偷偷溜走,从围墙的一个洞里钻了出去。他继续向前跑,穿过小巷,跨过小桥,穿越灌木丛,越过原野,他跑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