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山岛李静村的父子传说

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黔娄镇李静村出了清代的龚升孙元光和他的进士儿子孙廷锴。我之前对此一无所知。问了几个文史方面的人,他们也不知道。民国时期《东山县志》记载了全县科举榜,卷四“科举文科龚升”一栏有“康熙十五年孙元光”,表明他是康熙十五年进贡的,但没有孙廷锴的相关文字。县上记载他父亲被选为进贡生,却不记载他儿子考中进士,颇令人费解。由此,文史界普遍的看法是,东山在清代只有一个唐代进士。

据《李静村史》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广东丁寨口村梅岗三兄弟因墓葬纠纷而逃亡。大哥梅刚来到李静村的南边,选择了寂地开基东城村。后来,他又扩建了车车和夏溪自然村,这是李静村的“三孙”。其后裔繁衍到长山尾、商鞅、下西坑等自然村。清初,“三太阳”第十祖孙元光考入龚升,其子第十一世祖孙廷锴考中进士。父子都是达官贵人,震惊了诏安五都。此外,孙廷锴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孙氏家族五百多年来唯一的文科状元。

明朝嘉靖九年(1530),设立诏安郡,东山岛除铜山城及其周边地区外,全部隶属诏安郡。李静村位于东山岛西部,远离铜山市区,到诏安县城也不方便。村史记载:“李静自然村之所以叫李静村,是因为它四面环山,有一条小路穿过北门关进入山谷。(1)“直到现在,仍有人说李静村是东山县的“内山”。古代缺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便利的条件,不像是出人头地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清初诞生了一个龚升和一个进士,这是山水灵气使然。

李静村的孙书记向我提供了在李静村收集到的孙元光父子的资料。我从《光绪漳州年谱》卷三十三人物中摘录了《孙元光父子传》,也从民国三十一年的《诏安县志》中摘录了《孙廷锴传》。诏安CPPCC文史委员会主任郑毅给我寄来了新版《诏安县志》中的《孙廷锴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

据光绪《漳州府志》所载,标点如下:孙元光,字,十六岁少年,为人豪爽聪慧。我叔叔没有继承人,只有一个母亲。不爱了就分开住,家里人也很期待。舅舅死了,袁光叫儿子来还钱。康熙年间,为躲避土匪而迁居内地,老人没有饭吃。一些健康的士兵掠夺了几十名难民妇女,并把她们赶到北方。袁光听到哭声,可怜他,劝不动他的义气。相反,他招募了所有强硬的青少年,告诉他们这件事,并鼓励他们说:“如果你引以为豪的一切都是暴力,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青少年都很有前途。鸡第一次啼叫,就蹲伏在郊外,等着健卒,为它而战,健卒绝望。也就是说,女人们说,“如果你不害怕,我不是小偷,我欠孙俊一个救你的意图。你着急了。”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元光晚年对寿宁也是一种惩戒,可以履行职责。丁好不容易才回到家,吃得饱饱的,受到乡亲们的羡慕。子廷锴,字幼沛,十六岁也是弟子。我长得丑,成了秀才。我是云是令,民穿其德。我是三分校的著名学者,是金牌状元之一。第一次下车时,云鹤与民不知学,公与亲意相教,于是文风复兴,将母亲与老人接回来侍奉供养,家眷封闭守护。收入给家庭,而且很大方,其轻财爱义有父之风范。(2)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孙元光,本名陆涛,16岁,中年学者。他善良、慷慨、足智多谋。他母亲和叔叔没有孩子,领养了一个儿子。母舅不喜欢养子,让他在别处生活,把家业托付给元光。丈母娘去世后,袁光没有继承丈母娘的家产,而是把养子请了回来,把家产全部还给他。

康熙嘉庆年间(1664),沿海地区大迁徙,民众被迫迁徙内地,四处流离。一伙强人抢了几十个女人,准备卖到北方去。孙元光看到那些女人在哭,非常同情。我觉得跟这些强人讲道理没用,就私底下叫了一群精瘦的小伙子来讲道理,还敢说强人很凶。如果这些女人获救,她们将成为真正的男人。男孩们欣然同意。凌晨时分,他们埋伏在郊外,强人带着女人路过。男生们突然扑上前攻击,把强人打得落荒而逃。男生对女生说,我们不是强盗,是孙先生让我们救你的,你快离开。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

资料没有显示孙元光的生卒年,也不知道他的年龄在陈佳年(1664)。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他应该也是三四十岁。然后康熙十五年(1676),孙元光被选为龚升,已经四五十岁了。李静村史料说他是“被晚年举荐”的,证明他是被推举为晚年贡品的。

龚升通常在国子监学习两到三年,只有成绩优异的人才被授予官职。“元光老人对寿宁也是管教,能做好本职工作。”孙元光在寿宁县担任指导员时,应该已经五十多岁了。纪委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副局长。他一直尽职到退休。退休回家后,他的学历更加深厚,村里人都羡慕他。

3.

《民国诏安县志》中没有孙元光的传记,但《府志》中对孙廷锴的传记略加详细。资料如下:孙廷锴,字幼沛,学光子,学生十六补,功制正,丙午持乡,成了丑秀才。墨刻出版,传诵天下,与康熙的《吴佳县志》编纂有关,任印为云和令,城小而薄,汝贝里为秀才。第一次下车,不懂得向人民学习,公私亲疏为指示,文风震动。以弟之死,母之老为仆,闭门不出,不轻易抛刺。收入给家庭,而且很大方,其轻财爱义有父之风范。(3)

《吴冰(1666)升乡试》一文有误,因为他在1666中不能升,康熙四十三年丑(1709)才升中。为此,对诏安CPPCC编撰的历代科举榜进行了修改,即丙午是丙子的错。

孙廷锴和他父亲一样,也是16岁的秀才。他“专业”,尤其擅长科举,是个学霸。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升官。十三年后,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孙廷锴生卒年不详,令后世研究者猜测较多。一般来说,古代学者的平均年龄约为25至28岁。照此推算,孙廷锴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

进士之后会有一个职位,要么在中央,要么在地方。奇怪的是,孙廷锴进了进士后简历一片空白,整整五年都不知道做什么。然后又记载“何修康熙(1714)县志,任尹(1722)任允与凌。”

从孙廷锴升任中央秀才到现在十三年,再到他升任云和县令十三年,加起来二十六年。假设他二十五岁升任中央秀才,担任云和县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

在诏安城隍庙的碑文中,我们发现了“吏部秀才沈义奎撰文,吏部秀才孙廷锴撰文”的信息。观政是进士在中央各部实行的制度。观察政治的时间不长,一般三个月左右。进士的察政一结束,往往不能马上转任官职,要长期回家参选。孙廷锴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出现,说明他在家乡待岗。

清朝的官制是有定额的,就像现在的干部编制一样。除了科举做官,还可以捐官,也就是朝廷允许你花钱买官。有些人经济上成功就想获得政治上的荣耀,所以花钱做官的人很多。这样,合格官员的数量超过了官位的数量,就必须排队等待机会。孙廷锴等了很多年。期间参与了1714《漳州府志》的编纂工作。直到1722才批了个穷县令。

4.

浙江省云和县“小而薄”,偏僻荒凉。孙廷锴上任后,“汝伯饮冰,抚隋而生,享四周安宁,为官所看重。”他吃苦耐劳,与民休养生息,逐渐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另一方面,云和县文化落后,孙廷凯下班后亲自讲课。“公亲指教,文风勃发。”在他的统治下,云和县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周边一片祥和,赢得了上级的青睐和重视。

后来他“还拍了静宁、泰顺两县的照片。”代理静宁县、泰顺县县令。期间三次担任浙江省考副考官。他选择的最有名的出租车是云和县人钱进。“乡下有三个分校,选的都是名人,金殿是其中之一。”后来金鸡进宫考试第一,成为乾隆七年状元。明清之际,考官为师,孙廷锴的门生成为状元,实在值得骄傲。

孙廷锴能够担任三次省考的考官。或许可以推断他在浙江工作了估计89年。就这样,孙廷锴快六十岁了。此时弟弟已经去世,母亲也老了。以此为由,他向法院申请退休并获得批准,结束了他的仕途。回国后恪守孝道,照顾母亲,生活平静淡泊。他不轻易和官员交朋友,拿的工资分给亲戚。他从不吝啬,就像他父亲一样。

据《李静村志》记载,孙廷锴并未返回李静村,而是定居诏安县,并修建了自己的寺庙“保天殿”。家庙位于南召镇北关社区,至今犹存。据《闽南乐安孙氏六枝》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孙廷锴迁回诏安县北门,建宝天殿。两年后,孙廷锴高中进士。是因为他住在诏安县,所以他的事迹没有记载在《民国东山县志》里吗?

孙廷锴有四个儿子,长子、次子、三子。第四个儿子齐太公随家人回到祖狄李静村掌管产业,定居在车自然村,并把第三个儿子传了下去。开太公派下面的祠堂叫“积善堂”。目前,李静村有250个“三孙子”,包括商鞅和长山尾自然村,人口约1000人。

孙廷锴的后代也流传海外。2018年8月,包括雪兰莪孙在元在内的21名孙氏后裔来到诏安宝天堂寻根祭祖。据介绍,上世纪40年代,孙在元的曾祖父是保天堂的后代,从诏安到马来西亚发展,至今已繁衍出五六十代子孙。说明孙廷锴的后人不仅在诏安传播分支,还迁居马来西亚。

孙书记带我们参观了村子。整洁的街巷都是水泥或者石板街。村子里大多是漂亮的三四层小楼,还有一家文艺风格的民宿,让人以为是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老枫树、老房子都被整理保护起来,很有时代感。他们还用村里的七棵大榕树,建了一个天然的树荫公园。一路走来,到处都是有钱好看的样子。我们爬上村后的高坡看了看。村子很安静,风景如画,感叹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是幸运。

李静村背靠龙峰,北面是连绵不断的绿色西山岩山。发源于西山岩的东瀛溪,在村前流过。明代叫龙江,现在因为干旱已经干涸了。这是一个风水宝地。明末,之父陈的墓地选在村径香铺的小坡上。黄景云在这里赞叹,“龙峰,还有龙江。”。(4)“清朝初年,铜山总督张进的墓地选在隔壁的东岭村。这样的地理条件,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不足为奇!

注意事项:

(1)东山岛村落概述,第744页

②光绪《漳州正史》,710-711页。

③《民国诏安县志》,第776页。

④《陈丽群历代石刻》,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