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生平事迹该如何理解?
1857年9月17日,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梁赞省伊山夫斯克村的小村庄,父亲是一个守林人。他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但不幸的是,9岁那年他患猩红热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这使他不能继续上学,只能靠母亲教他学一些简单的知识。两年后,母亲又因病去世。但是,他丝毫也没有气馁,逆境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意志。从14岁开始,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利用父亲仅有的几本自然科学书籍,进行艰难而又刻苦的自学,把书本作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和助手,渐渐地尝到了掌握知识的乐趣。16岁时,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离开家乡,去莫斯科寻找学习的机会。他上不起正规的学校,只好住在一位贫苦的洗衣妇家中,每天早晨去鲁勉柴夫斯基博物院的公***图书馆读书。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图书馆里像海绵吸水一样,废寝忘食地攻读,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先后自学了物理、数学、微积分、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球面三角学,以及他最感兴趣的航空科学,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