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十二帝画像,唯独溥仪是黑白照片,光绪帝怎么就没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在1900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使用照相机了,虽然这项发明并不算很早,但是它却发展的相当快,例如我们现在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就有着很多方面的改进,也让我们可以更清楚更真实的看清这个世界。当然相机在那个时候一般都是皇室专用的,我们知道慈禧就曾经用相机拍过照片,那么光绪帝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可以照相的。但是大家最后却看到清十二帝的画像,唯独只有溥仪是黑白照片,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从同治皇帝时期开始,清朝就已经有照片了。但不管是同治还是光绪这两位皇帝都没有把自己的照片挂在这里,而是选择了用画像代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朝奉先殿里一直以来所悬挂的都是身着朝服的皇帝画像,这也是满清皇室默认的一个传统,因此不会轻易改变。并且事实上,悬挂在奉先殿上的满清十二帝的组像是用于祭拜祖先的,因而每一个皇帝的画像都非常大,极具华丽、色彩鲜明。而根据清朝皇室的规定,每年的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和册封,还有先帝、先后的诞辰、忌辰、清明等,在任的皇帝都会亲自到奉先殿里祭拜列祖列宗。
既然是传统,那为何有人还要打破呢?在奉先殿上只有末代皇帝溥仪的是一张黑白照片。也是因为这样,溥仪的照片才会显得如此突出。溥仪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也是满清最后一任皇帝,按理说,这样的传统他也是知道的,但实际上,他的在位时间非常短暂,到了退位的时候也仅仅只有六岁而已。其实溥仪也是有“苦衷”的,因为按照规定,满清悬挂在奉先殿之中的画像上所画的人物必须是成年人才可以,也就是说,年仅几岁的溥仪在登基为帝之后,并没有挂上自己画像的资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的皇帝根本就看不上相机这种东西,因为当时照片还是黑白色的,当然肯定是彩色的画像会更加好看一些,而且用这种黑白照片挂在墙上也是很不吉利的。不过这一点也纯属小编的个人猜测,说不定溥仪这人压根而就不在意这些呢,而且,在溥仪登基为帝之时,清朝正处于新旧文化猛烈碰撞的时期,这时的人们通常认为,一些所谓的传统都是腐朽落后的存在,只有抛弃这些腐朽的东西,清朝才可以继续向前发展。
虽然一些客观的外在原因致使溥仪不能在奉先殿留自己的画像,但是从溥仪的自传中就可以看出,他从小就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于当时满清境内存在的诸多陋习也是十分鄙夷的,他认为,迎接新事物的到来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如此说来,小编的猜测也并非是无稽之谈。也是因为从小接受西方思想的原因,溥仪对于画画像才并不热衷,反而更喜欢给自己拍照。同时,从他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溥仪对于西方服饰比较喜爱,并且他留下的许多照片都是身着西装或是西式戎装的。当然,年幼的溥仪皇帝还没有机会留下身着朝服的画像,就被赶出了皇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一点原因我们来说说溥仪的“苦衷”。溥仪登基时才3岁,清朝灭亡时溥仪也才6岁,在溥仪登基到退位这几年间肯定是有拍过照片的,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这些照片是不能用作正式用途的。而溥仪从登基到退位这期间年龄都还尚小,应该是没有穿龙袍的彩色肖像画,因为清代皇帝一般不会那么小就有彩色肖像画的。而张勋复辟时溥仪已经12岁了,那时候溥仪其实是有穿龙袍拍照的,不过也是黑白色的照片。至于后来溥仪成为“伪满洲”政权的“皇帝”,他肯定是希望穿龙袍的,但是这时期日本人不允许溥仪穿龙袍,所以他只能穿元帅的服装照相。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溥仪也就成为了满清十二帝中,唯一一个在奉先殿中没有自己画像的皇帝,但也是唯一一个有黑白照片的皇帝。不得不说,溥仪由于“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多个“第一次”了。有人也把他说成“最不像皇帝”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