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影评。
写在前面
学了十几年,还没写过真正的影评,最多也就是个评论。个人认为,对电影的评价可能比感觉更客观、更理性、更专业。第一次写影评,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电影的大纲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的现实主义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影片中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笑是苦涩的,也是无奈的,但笑是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山穷水幽的水泉乡的故事。因为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请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一群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一下子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于是乡长请来了十三岁、只有小学水平的做代课老师。高老师走的时候叮嘱她要把学生留好:一个都不能落下。结果她一上任就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县里的人选出运动员来带走明·洪欣。第二件事是,张去城里打工,还清了家里的债务。她几经周折去市找张。当学校再次开学时,学生们用彩色粉笔写满了黑板...
不过我觉得电影在剧情处理上有点牵强。魏敏芝为了那50元钱来到水泉村。但她只是单纯的为了钱而来,为什么主角会做出一系列后续的事迹?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且影片前后两部分让人感觉突兀,衔接不自然,有些莫名其妙。可能跟张艺谋一贯的风格有关,他的很多电影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相当成功的。
第二,视觉艺术
这部电影用的演员几乎都不专业。他们虽然训练有素,却用真诚朴实的表演诠释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整部电影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平实、简单、传统的。现在的热门电影似乎都在尽力刺激感官,但是看完之后却留不下太多的回味。《一个都不能少》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题材因素,更是因为拍摄中所注重的视觉艺术。
张艺谋以摄影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在他的很多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很多真实的场景,长镜头,强烈的色彩对比。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比如魏敏芝徒步进城,镜头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拍摄,蓝天对应黄土地,更突出了魏敏芝深红色的衣服,给人以视觉冲击。再比如张在城市里游荡,镜头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的背后是城市的热浪和浮躁,反差强烈,凸显他的无奈,牵引着观众的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是张导的一贯做法。但是在具体的处理上,也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刻意追求一种单纯的感觉。比如城市部分,处理的有点忙乱,让观众无所适从。
第三,细节分析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有很强的震撼效果。影片中的细节可能是影片表现力的灵魂。很多细节都能让观众发笑,但这种笑是苦涩的,也是无奈的。很多出生在富裕城市生活的人不了解小山村有多穷,教育有多落后。
比如高老师给粉笔时,他一根一根数,一天26根,从不浪费。不要写太大或者太小,太大浪费粉笔,太小对孩子眼睛不好,然后说有驴粪那么大。再比如,当高老师给介绍老师的办公和居住以及住宿的校舍时,条件之差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升旗仪式上,孩子们天真机械的动作,那些去砖厂搬砖喝可乐的孩子的“傻”行为,也让人感触颇深。这些细节虽然可能经过了艺术处理,但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也有强烈的对比效果。最明显的是农村和城市。魏敏芝的穿着和行为与城市中那些忙碌、麻木或冷漠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都凸显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唤醒了人们的良知。
第四,社会效果和现实
《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放映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把人们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人口众多的农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正如片尾字幕所说,在人们的帮助下,建起了许多希望小学,孩子们收到了捐赠的书籍等等。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志愿者的高尚行为,例如徐本禹,他等待着落后的农村去教书。很难说中国有多少农村是那种情况,现实可能更无奈。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城乡差距。即使在农村,村长的生活也和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锲而不舍,感动了导演,播出了节目,找到了张,大团圆结局。但是每个辍学的孩子都能这样拿回来吗?即使拿回来,我的生活还是很尴尬,很可能再次辍学。我看到一个新闻报道,电影的拍摄地水泉村水泉小学因为拍摄这部电影没有留住学生,现在的情况可能比电影里的还要糟糕。学生都留在了其他条件更好的地区,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辍学。社会给予的帮助也非常有限。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贫困乡村,这是这部电影在现实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