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的历史

亚洲影城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道,成立于1908。它的原名是吉甘特(巨人)电影院,有935个座位。它是继和平电影院之后在哈尔滨成立的第二家电影院。1936更名为“亚洲影院”。1946被苏联领事馆接受。1951年,原苏联电影出口公司将亚洲电影院移交给中国东北电影经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文革”期间,电影院一度改名为“东方红电影院”。改革开放后,恢复为亚洲电影院旧称。如果“亚洲影院前身为乌克兰俱乐部”的说法成立,其落成日期可以追溯到1907,甚至比“公认”的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上海虹口影院还要早一年,而上海虹口影院并不在哈尔滨五大影院之列。1936 2月14日,与天津霍元甲齐名的武术大师纪万山在这里曾与俄罗斯大力士杰里·柴夫的挑战并大获全胜,成为一代传奇。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几乎没有娱乐活动。那时,电影院非常受欢迎,人们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当时,亚洲电影院楼上楼下共有1050个座位。从早上开始,两个场景之间的间隔是十几分钟,一直播放到第二天早上。当时连位置不好的票都卖,比如大柱子后面或者远一点的座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VCD和DVD的普及,电影院不再是人们观看电影的唯一渠道,哈尔滨的老电影院逐渐变得冷清。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外国大片的引进,老电影院再次成为热门。1998年,《泰坦尼克号》第一轮在亚洲影院上映一个月。当时票价50元,放映收入达到10多万元。第二轮上映时票价30元,人还是很多的。

2000年后,尽管亚洲电影院改善了电影放映环境,并承办了包括“金刚哈尔滨首映礼”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但总体上处于经营不善的状况。2007年前后,他们被视为“刘老根的大舞台”,以两人表演为主。2010年,亚洲电影院关门了。擦亮的金字招牌、闪亮的玻璃和崭新的海报,承载着一代人美好回忆的老影院亚洲影院在沉寂多年后终于重获新生。

记者在亚洲影城看到,室内装修风格以欧式为主,门厅宽敞、宽敞。进入门厅后,两边有螺旋楼梯可以上到二楼。由于内部施工仍未结束,记者无法“一睹”电影院的具体结构。据报道,亚洲电影院将被改造成一个综合体,一楼和二楼用于商业,三楼有四到五个放映厅。

亚洲电影公司成立于上世纪初。重新开放的电影院分为三层,一层和二层为电影院配套的娱乐、餐饮和休闲区;三楼是电影院,有六个放映厅,可容纳500人。所有六家影院都可以观看3D电影,这些电影与哈尔滨其他主要影院同步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