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你睡着了吗?还醒着吗?

奇怪的是,一开始,小说只给人留下了好印象。以个人性格,最常鄙视的就是勉强打下一个大团圆结局的故事。然而,这部作品就像哭泣的游戏一样,由于缺乏资金,其结局被修改。只是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美,没有在人们的心里留下太多的印记,却让他们有了再看一遍的冲动。于是很快又看了一遍,被它吸引住了。忍不住找了电影版,于是对它有了更立体的概念。其实我更喜欢读福斯特的书。个人觉得他的文笔很顺眼,也会从福斯特身上挖掘出一点点含蓄的讽刺,不多不少,就是为了让读者觉得舒服。他的很多作品标题都喜欢用诗人的句子,也颇有文人气息。而詹姆斯·伊沃里,他的改编每次都尊重福斯特的原著,只是弱化了一些人物的多重性。也许是由于影片篇幅的限制,一些复杂的人物无法完全展现,导致影片比原著更薄,更容易讨好观众。福斯特的作品往往是上流社会和大团圆结局的故事,很容易被一些尖锐的伦敦文学评论家抓住,质疑他作品的深度。现在电影一旦拍出来,原有的气质和故事完整保留,但不能太经典,顶多赏心悦目。自然是取悦我,让我看的最舒服的同性恋电影。

我觉得可能存在的最大误解在克莱夫身上。也许福斯特讨厌这个角色,但他不想毁掉这个角色身上所有的品质。福斯特直言自己不喜欢克莱夫,这在文章最后莫里斯的间接讽刺中有所体现,但与电影中的克莱夫相比,原著中的克莱夫略显讨喜。影片删减了他对希腊追求古典精神和柏拉图主义的反思,直接将其作为克莱夫拒绝莫里斯的借口之一。也放大了他因为对社会影响和未来的关注而放弃这段感情的概念,让角色更容易读懂,却容易让他成为自私的反派,省略了他婚姻的另一个因素:他真的对莫里斯本人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影片中格兰特要留胡子,更是令人尊敬,优越家庭的口吻甚至比Wildy的抑郁症还要恶心。原著晦涩难懂(这也是福斯特写作的特点之一,私人思考是他的明显优势),很明显的体现了他对两个恋人的感情。对于克莱夫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斯卡德尔则能更好的满足身体上的欲望。在电影中,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加真挚,这或许要归功于格雷夫斯的表演。他的帅气让人眼前一亮,他的单纯和执着很可爱。在克莱夫的角色和剧情的操作(他出来的恰到好处)的烘托下,他变成了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角色。有了克莱夫,原著描写更加细腻饱满。但在斯卡德尔和莫里斯相遇的场景中,有一种非常和谐的同志间的默契感,尤其是斯卡德尔,脱离了平民,没有陈辅腔调,却和绅士般的莫里斯相得益彰。

让我们谈谈莫里斯。Wildy绝对是我见过的最英气的绅士演员。虽然他的长相并不太出众,但他的身材符合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贵族。再加上他的保守、固执和敏感,以及他彬彬有礼的举止,他有一种英国人的感觉。而且他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符合影片的气质,不愧是外交官世家。我欣赏莫里斯的隐痛和矜持。作者从他的角度讲述了整个故事,所以莫里斯的性格没有上面两位突出,但毕竟是围绕他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概括的角色,比较容易比较。最终,他和斯卡德尔打破了社会阶级的限制,在船屋相互拥抱的时候,终于突破了层层的社会壁垒和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故事在这里结束了莫里斯的爱情。我想说福斯特很聪明,他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到了他未来不用描述的东西上。也是这样的句号,忽略了莫里斯对两次恋爱的思考。相反,克莱夫在影片结尾忍不住望向窗外,回想起过去的日子。

整个故事相当成熟。莫里斯遇到了服务员斯卡德尔,在克莱夫被抛弃发疯的时候和他坠入爱河。最后,他突破了等级制度,和他爱的人在一起了,也许他会一起死。在当时的社会,能有这样的结局,还是比较超前的,也很少见。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电影,经典优雅的英伦风情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剑桥或乡村的风景美丽而宁静,为故事增色不少。

说了很多,其实就是把角色的矛盾尽量压缩后。很多人在看完整部电影后,依然在意开头年轻时的恋情,但私下认为无论是读者(尤其是同性恋读者)还是福斯特本人,都会因为影片结尾的大团圆结局而更加释然。如果不是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再美好的青春也只会成为痛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