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纪录片
1953 7月,国内首家制作新闻纪录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在北京成立。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他电影制片厂也拍摄了一定数量的纪实照片。新闻纪录片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人员,制作了大量的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比如百万英雄下江南,新中国诞生,西风里的红旗,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土地大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了,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等等。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祝》。20世纪70年代后,电视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片的播出提供了更为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除了继续在影院上映,新闻纪录片也大量进入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省国民党系统的“中造”、“台造”和私人公司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实照片。最有影响力的是传统小镇米农、中国戏曲艺术和龙的传人。一些香港电影公司也拍摄了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比如《痛苦的战争》。新记录片是1990年代存在于体制外的“边缘纪录片”(不包括在国家电视系统内运作,以专栏形式存在的电视纪录片,代表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和视角)。这是一个基于对传统政治风格纪录片的反应的新运动。
新记录电影运动最初是以“地下”和民间的形式推广并送往国外电影节,通过VCD、DVD、酒吧放映等“自动、免费”的传播方式在民间广泛开展。
新记录电影运动产生于1980年代末,它是作为散兵游勇出现的,或者说它的萌芽是完全无意识的行为。曾在昆电视台工作过的吴带着朦胧的感觉拿起相机,对准身边的“流浪艺人”,于是《流浪北京》诞生了。特别是影片的拍摄跨越了80年代末的政治事件,格外引人关注。同时,吴的行为也暗示了这个独立系统存在的可能性。
段锦川的第16期,的《阴阳师》、杨的《老头》、朱传明的《北京斗牛士》、居的《北京有风》、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芬的《不开心不止一个》、赵亮的《纸飞机》等等。这些制作人很多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并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这些新纪录片人的出现,似乎标志着一个“业余影像时代”的到来。与1990年代前期的“新纪录片运动”不同,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无论是吴、段锦川还是江玥,大都有电视台工作的背景,由于无法在传统体制中表达自己,他们选择了独立制作的道路。目前,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大多不在专业的影视从业者之列。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如朱传明、杜海滨,拍摄时还未毕业),或者是在京漂泊的年轻人,甚至是像杨这样原本对影视制作一无所知的外行。他们用来创作的器材,除了16 mm的相机和总时长***20分钟的过期黑白胶片,都显得有点“专业”。其他人通过数字DV甚至8个以上的家用摄像机来完成他们的作品。虽然从专业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听缺陷,但这些新纪录片制作人以电影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震惊了国际电影界。这些奖项不仅仅是对这些纪录片导演的褒奖,更重要的是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华、毅力、对生活的热爱和简单的摄影器材成为一个“真正的”纪录片导演。而且他们关注的对象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体。比如王芬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父母(暂且不考虑这样做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新纪实运动”似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仿佛在类似全民健身运动的“业余影像时代”出现了一场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