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鞋的使用引导

目前国内暴走鞋主要有手动款与自动款两种。

1、自动款暴走鞋

自动款暴走鞋的机械设计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一般自动款都是在鞋跟后留有一根长长的按钮,行内人叫它老鼠尾巴,当小朋友在下楼梯时或在拥挤的人流中时不小心被外因碰到跟后按钮,鞋底轮子就会瞬间弹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孩子往往无法控制平衡而导致摔倒,如果是在楼梯上发生这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受伤重则致命都不是危言耸听。这种自动款暴走鞋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关系生命安全,所以是绝对不能买不能穿的。

2、手动款暴走鞋

手动款暴走鞋轮子可以拆卸,在孩子玩的时候把轮子装上去,不玩的时候把轮子卸下来,可当普通运动鞋穿。一般孩子在专注玩的时候,会选择好场地,并具有足够的心理防备,在不是玩一些高难度动作的话,一般不会摔跤。

3、评价

那么,是不是手动款的暴走鞋就可以穿了呢?虽然手动款的暴走鞋没有自动款的那么危险,但要不影响健康还必须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跟高不得超过3cm;二,鞋底防震性能要好。 1、暴走鞋跟高不宜过高

暴走鞋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鞋跟。孩子正处在骨骼发育期不能穿高跟鞋,所以,暴走鞋鞋跟不能太高是关键,国际标准跟高不超过3CM才是合格的鞋子。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手动款暴走鞋通过内增高或外增高,鞋跟一般都超过5cm,这种鞋子对孩子健康有影响。暴走鞋跟高不超过3cm,要符合儿童鞋的国际跟高要求,很多山寨暴走鞋不管是外增高还是内增高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所以暴走鞋跟不能太高是前提。为孩子健康着想,请在选购爆走鞋时别买跟高过高的鞋子。

2、暴走鞋鞋底不宜过差

(1)暴走鞋鞋底构成-大底

暴走鞋底大底通常用橡胶或TPR塑料两种,这两种材料在性能上是有天壤之别的,橡胶鞋底弯曲180度,1000次无裂痕,而TPR弯曲180度,100次就会开裂,在耐磨方面也有天地之别,TPR底在专业的耐磨测试机上连续工作半小时,鞋底花纹就全部磨平了。因为暴走鞋是运动产品,尤其对鞋底强度、韧性、耐磨要求非常高,根据国际标准的鞋底要求,大底与地面接触部位必须是橡胶,且含胶量不少于30%。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暴走鞋大底使用TPR(一种塑料名称)鞋底,这种鞋底材料按照国际标准是只允许在3岁以没有学会走路的幼儿童鞋上使用。这种材料缺点是不耐磨,超过2mm厚度就没有柔软度。暴走鞋是一种运动产品,在滑行时会产生震动,因为这种材料硬度高,鞋底虽然很厚依然减震效果差。很多孩子在穿着这种暴走鞋后不久就会感到脚跟疼痛,就是这种原因,这种问题轻则影响穿着舒适度,重则使脚底肌肉、脚部经络受伤,严重影响健康。

(2)暴走鞋鞋底构成-中底

暴走鞋的中底是质量的关键,中底的作用是改变因轮架在鞋底上造成的硬度,以及滑行时起到防震的作用,所以中底的材料要求很高。国际暴走鞋标准要求中底是pu材料,pu材料的优点是比橡胶更柔软更具有弹性,而且密度高,不容易变形,这种pu材料也是国际标准中篮球鞋防震垫的指定要求。而PU材料要比PP密度高4倍,PU的弹性系数比PP高8倍,PU的抗震值是PP的5倍。目前大多暴走鞋厂家都没有按照国际标准来生产,很多甚至使用TPR塑料大底,这种塑料不耐磨容易断裂远远达不到橡胶性能;而中底基本厂家采用发泡uv(就是日常所见电器包装用的白色发泡板的回用品),这种材料没有韧性,没有弹性,密度也很低,受压变形后不会反弹,所以需要很厚才能缓和震荡造成的脚跟疼痛。这下您应该清楚为什么暴走鞋的轮子半径最多1.9cm,也就是说,暴走鞋的鞋底理论最高点也就不超过2.0cm,为什么鞋底却做成5cm 甚至更高了吧。 这主要看鞋子的款式,目前国内暴走鞋主要有手动款与自动款两种。

自动款暴走鞋的机械设计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一般自动款都是在鞋跟后留有一根长长的按钮,行内人叫它老鼠尾巴,当小朋友在下楼梯时或在拥挤的人流中时不小心被外因碰到跟后按钮,鞋底轮子就会瞬间弹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孩子往往无法控制平衡而导致摔倒,如果是在楼梯上发生这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受伤重则致命都不是危言耸听。这种自动款暴走鞋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关系生命安全,所以是绝对不能买不能穿的。手动款暴走鞋轮子可以拆卸,在孩子玩的时候把轮子装上去,不玩的时候把轮子卸下来,可当普通运动鞋穿。一般孩子在专注玩的时候,会选择好场地,并具有足够的心理防备,在不是玩一些高难度动作的话,一般不会摔跤。 1、看尺码是否合脚

让孩子试穿下看同样的鞋码是否合脚,一般正规的鞋子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尺码制作。

2、看鞋子是否舒适、透气

另外让孩子感觉下舒适度、透气性如何,主要看用料、质地、厚度、手感。 暴走鞋本身是一种国际上都非常成熟的受少年儿童热爱的娱乐运动产品,因为国内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商不顾消费者健康安全,为了利益偷工减料,无视孩子的健康安全,把大批大批的有损健康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投入市场。对暴走鞋这个新兴领域,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标准。行业监管困难,市场行为难以规范,一些品牌企业宁愿持观望态度都不敢投入,怕万一涉及安全等问题而被诟病,会损坏原有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