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国)荷(荷兰)战争简介

英荷战争是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年~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1654年4月,两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英国与荷兰争夺海外殖民地,1664年英军攻占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荷兰立即进行反击。同年8月攻占被英军占领的西非据点。1665年6月22日两国再次宣战,英国舰队随后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击败重创荷兰舰队,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 英荷战争油画反英同盟。1666年5月,经过修整恢复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国舰队,8月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遭到英国岸炮和海军的联合打击,遭到重创,英国重获制海权。同年9月10日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日进入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歼灭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1667年7月,英国被迫签定「布雷达和约」,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

第三次战争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年~1674年,1672年5月,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抵挡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

夺取霸主

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成为世界海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侧舷炮战的海战样式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种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