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影

19年3月,李丽华猝死。她的死也标志着那一代绝色美人的谢幕。

对于80后、90后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是那个写霸王别姬的吗?有没有唱《更爱江山》?最近刚在哔哩哔哩看了邵氏的《武则天》,认识了这位霸气的女明星。我没想到第一次见到伊拉克人民,所以我被这个坏消息震惊了。

回顾李丽华的一生,我不禁感叹。与她同时代的周璇和戴琳相比,她真的是一个聪明圆滑、生活优裕的女人。

在当年的话题女王表中,和大幂幂再次被视为话题党的开创者,而这才是真正出场的女王!从出道至今,她靠话题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李丽华其实是星二代,父母都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因为妈妈怀孕期间要围着她的腰表演,她生下来不到4斤,像只小猫,所以被昵称为“小米”。当然,随着名气和年龄的变化,小米也变成了小姐姐。

在进入电影圈之前,李丽华已经跟老师学过京剧,这为她日后的唱功和演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部电影中担任配角后,李丽华很快获得了一个女主持人的机会。1939,她成为了三笑的女英雄。因为当时另一家电影公司也在拍三笑,所以那个女人还是周璇。为了宣传这部新电影,电影公司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们先是要求在上海演出的非洲马戏团在新闻上刊登失物招领启事,声称找到了“一枚精美的钻石戒指”。第二天,报纸上以李丽华的名义刊登了一则公告:“《三笑》女主角李丽华在马戏表演时丢失了一枚名贵的钻戒,急着找回来!”对于岛民来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却引起了巨大的热议。随后,李丽华在报纸上发表公开感谢信,马戏团方面再次发表声明,表示将把稿酬捐给上海市救济难民儿童康复院。《三笑》并没有先火起来,李丽华很快就成了沪上的一颗闪亮的星星。

1947,李丽华的《假凤凰假凤凰》被指嘲讽理发师,引发抗议示威,甚至震惊了美国媒体的整个报道。这种免费的宣传,自然让影片再次大卖。

1958,李丽华应邀赴美,好莱坞硬汉维克多?维克多·迈彻一起拍摄了一部《飞虎宝贝》。当时媒体猜测李丽华嫌弃男方爱吃蒜,吻了他(还记得费雯·丽吃蒜和加布拍戏的绯闻吗?),李丽华后来澄清“不是因为大蒜,而是可以用演技来解释。我觉得没这个必要。我们中国人不需要拍更多的外国电影。”

和克拉克·盖博一起

我在哔哩哔哩看了李丽华的两部电影:《武则天》和《杨贵妃》。个人觉得她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天生的银盆脸真的很适合唐朝的风俗。武则天的气势无怒而威和杨贵妃的媚态有和,因为她的慵懒,一个丫环被她抬举都真的配得上影帝的称号,演技也差了几个街区。凭借这两部电影,她两次踏上戛纳电影节红毯,也被西方媒体称为“亚洲的伊丽莎白”。泰勒。

1965和1967,李丽华凭借《故都春梦》和《长江风云》两次获得金马最佳女主角。她一生主演了140多部电影,所以没有她捧不起来的角色。

李丽华的演艺生涯始于上海,但她的光辉岁月绝对是在香港。据说当时邵音音的父亲(对,就是把自己变成鬼的那个)想追李丽华,于是拍了一部电影《雪红》让她拍,她直接要了8万块钱。那时候8万可以买半条米尔顿路!据说电影开拍前,邵音音的父亲跑了,是李丽华毅然聘请新人李翰祥担任导演。她坚持用新人李翰祥做导演。在娱乐圈大受欢迎的李翰祥的《从头开始的三十年》中,他写道:“小解蜜特别特别。一大早进厂,她就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坐在片场的角落里,温柔地和人有说有笑。气温35度的时候,片场至少40度。她仍然穿着整洁,装备齐全。最令人钦佩的是,她没有出汗,她很冷静。”无论是风度还是演技,没有人能和女明星相比。"

快50岁的时候,李丽华拍摄了迎春阁风波,她在片中的风骚老板娘就是徐克拍摄新龙门客栈时的金镶玉原型。

无论如何,李丽华成功地延长了她的艺术生命。直到1973,快死的时候,她还能扮演老板娘的万人迷,眉眼妖娆。据说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慈禧这个角色本来是李翰祥选的李丽华。

被宠坏的小女孩

李丽华一生有三任丈夫。他既有钱又贵,他真的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老了以后,他一辈子和富商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李丽华的第一任丈夫是烟台泰盛东染料公司创始人张延山的第七子张旭普。她在应邀为泰丰百货公司开业剪彩时认识了张旭普,然后结婚并生下女儿鲍晓。我以为从此过上了富裕奢华的生活,没想到香港被置换了。因为丈夫要打理生意,她在母亲的同意下,带着年幼的女儿一个人去香港打工。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戴琳的前任严俊。他们结婚那天,李丽华穿着奥黛丽?赫本的结婚头饰,而严君的前女友,女演员戴琳,“含着眼泪登上飞机,开始环游世界”。李丽华比戴琳大10岁。他们曾经是朋友。婚后,李丽华进了所在的邵氏花旦,觉得很尴尬!当年有小道消息说严君很抠门,但是很受女人欢迎。他们结婚后,报纸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她——她很深情,有进有出。

1980年,燕军死了,李丽华伤心欲绝,便去台湾省游玩。那时,我遇到了我自己的粉丝,纺织大王吴忠义。吴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成就了她的第三次婚姻。导演杨凡曾在书中提到,吴先生陪同李丽华在他的工作室拍照。李丽华当时虽然老了,但是保养的很好,准备了两套红绿旗袍。吴先生称赞他的妻子,“没有一个中国女人能像小米一样穿得这么红!”吴先生去世后,她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事事被批评。

张爱玲曾经这样形容上海人:“上海人会拍马屁,会唯唯诺诺,会浑水摸鱼。上海人不纯粹。他们是传统的中国人,受过现代高压生活的锻炼。新旧文化之间畸形产物的交换可能不太健康,但这里有一种奇怪的智慧。”

李丽华李源出身,常年在电影圈打滚的日子让她变得异常聪明,也有摇摆的嫌疑。事业之初,她拜杜为米歇尔·普拉蒂尼,最受诟病的是在孤岛时期日伪政府领导下成立的中联和华映的演技,而一部电影《春江怨》更是让她声名狼藉。移居香港后,她加入了香港左派电影组织——读书会,并发表公开信,对她主演的电影《五彩缤纷》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形容它是“敌伪时代的产物,早就该封存焚毁”,称她对此感到“无限的烦恼和焦虑”,并祝愿所有华映主演的电影都不要再问世。然后在1953,她发表文章推翻过去的自己,说加入“读书会”是“走错了路”,她的名气被左翼电影人利用,从此公开“向右转”。和严君结婚后,她的蜜月是在台湾省,也受到了蒋介石的接待。1959年,她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路透社拍了一张她唱星条旗的照片,称她为“最美的难民”。在著名摄影师黄宗霑的推荐下,她曾想去好莱坞,甚至有机会扮演图兰朵公主,但她最终在港台拍片。文革结束后,她晚上受到了邓和的接见。

我觉得与其说她参与政治,不如说她聪明世故,这样她就可以单纯的谈钱,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过自己的生活。

整形外科的先驱

一直有传言说李丽华整容了,但是我没有找到明显的证据。但从他晚年的照片来看,有些相似。当时的整形技术还不发达,晚年后遗症在所难免。参见邵音音。看她早期的照片,对比之后,我觉得她的眼神有点变了。但是那双闪亮的眼睛是如此美丽!为了维持自己的荧幕事业,据说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日本做一些保养。到了晚年出现的时候,她依旧是油光水滑,所以她知道保养的重要性。

长寿是因为性格好。

对比同时代的周璇和戴琳,这位老太太之所以活了93岁,无疑与她豁达的性格有关。

虽然在上海土生土长,有着上海人的精明,但在骨子里,李丽华是个大人物。李翰祥曾经说过,“咪姐能熬过去”。

在香港的时候,成立了自己公司的李丽华想让张爱玲写一个电影剧本。她去拜访的时候,洗了铅瓷,衣着朴素。张爱玲评价说:“活色生香如一朵花。以前只是一张图中的美人,现在没那么有趣了。”李立华回来还夸自己“没说过一句脏话”。

李丽华就像一株即使生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花的植物。不管有多难,她都能挺过去。她和未婚夫吵了一架,马上大摆宴席庆祝分手。半年后,两人重聚,随即宣布结婚。严俊在1980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李丽华曾感叹,如果严俊能和她“多端菜”,多放松,多活动,也许就不会走得这么早。

回顾我的一生,我只想感叹,李丽华,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