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学生在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
2009年12月7日晚21时前后,湖南省湘潭市辖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后果极其严重.
有报道说原因只是因为下雨,楼道湿滑,光线暗淡,导致了惨祸的发生。这完全是学校行政上的渎职行为!***和国教育史上,报道过的这类事件已经是第三次了,以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来看,比起我国当今的交通事故来说是很低很低的,这就容易让许多学校领导忽视。但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是100%的灾难。其实因人多拥挤而发生踩踏悲剧的概率并不低。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就在轮渡码头发生过一次踩踏事件。那还不是孩子,都是大人。原因是那天大雾,轮渡停航。而工人们都急着过江上班,那时已经有迟到扣奖金的制度。雾散后,轮渡启航,大家争着上船,酿成悲剧。以后市府出台了因交通问题造成的迟到不予计较的人性化政策,并在码头上加强了疏导,就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这类事件在国外朝圣时也屡见不鲜。防患于未然,这类事件在学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发生这类事件往往在晚自修后,且往往发生在中小学生孩子群体里。楼道里灯坏了,黑咕咙咚看不清路。梯阶损坏了,或者在设计上梯阶有一级高度不一致,学生中有残疾的、精神倦怠的孩子都可能诱发这档子事。再加上初中孩子时常有恶作剧行为,因此,从理论上说发生这类事件的概率并不亚于交通事故,但完全可以防范。首责应该是值班老师,因为值班老师是当时临场的监护人。如果值班老师在场,调皮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就可避免。由老师在旁提醒和监护,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如果楼道上灯坏了,几天没有修复,那是总务科的责任。发生这样的事,校长肯定也有管理上的责任。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现今我们的孩子应变能力特弱!有同学摔倒,周围学生就应该及时大声发出信号,让上面的人停步,给予帮助。老师没在场,学生会干部、团干部、班干部都应该自觉站出来控制场面。事不关己,视若无睹;信息不达,上面的人不知道情况,情急中匆忙逃生,一涌而前,于是,惨祸就发生了。这是给我们的教育理念一次警钟!我们的孩子只有自我的教育、考分的教育,就有可能在人的社会群体里被“踩踏”。
学校的安全教育,我想不会没有。且安全常常是考核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我国教育的通病是说教过多,联系实际太少。当然因汶川地震的教训,有的学校也演习了紧急疏散。我们这里有的学校也演习过防火、防灾的紧急疏散。但是真要是认真统计一下,可能,这样认真去做的学校并不多。
在纷繁的城市交通中,车辆行驶,其实大家都互相“让”着,也就保障了大家的安全。当然骑着摩托车横冲直撞,或者是存着侥幸心喝多了酒还要逞能开车的人也是有的,这也是当今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当今的教育,似乎只教孩子去竞争,不教孩子学一点谦让,许多家长总以为谦让老实会吃亏,其实,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来日方长,何必争一时的短长。在我的教育实践中,遇到过邻校学生因争上公交车抢座位,发生过把一个小学生挤到车轮下轧死的事。我就给学生说,“那车上的座位有没有你都能到家,你们要争的是长大后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像样的位置才是,那才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事。”我国传统书法艺术,既看重笔力,也讲究各部件之间的谦让及和谐,才谈得上一个“美”字。在人际交往时,英语中有一个词语“after you!",我很欣赏,那是很优雅帅气的行为,人的一生大可不必总是急吼吼的过那日子!
孩子们的行动常常自己看不到后果,这就需要监护人,需要大人的呵护和教导。孩子们上了一整天的课,累了,厌烦了,急着回宿舍休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也就会出现下楼梯的拥挤,也就潜伏着危险因素,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责任心。
湘乡私立育才中学发生的踩踏是有形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还有一种无形的“踩踏”现象,那就是在片面的精英教育体制下,有许多陪读后又被筛选出局的孩子,他们因分数不够、前途无望被迫辍学,有许多则在中考前就被“分流”,他们中就有一些孩子则被踩踏在社会的最底层。有的被黑势力控制着,有的被拐卖,有的沦为乞丐、三只手、“按摩女郎”,有的成了罪犯。这不但毁了这些孩子的一生,还增加了政府的治安成本。
2008年听到有孩子自杀的消息,心实悲哀,期望着2009年再不听到这样的事。谁也没有料到,在2009年行将结束时,还爆出了这样的新闻来“收官”!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