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方本的历史记载

褚德彝跋《幽篁图》(传抄本)

“宣统纪元,余客京师,在端陶斋方处,见 《红楼梦》手抄本,与近世印本颇不同。叙湘云与宝玉有染,及碧痕同浴处,多媟亵语。八十回以后,黛玉逝世,宝钗完婚情节亦同。此后则甚不相类矣。宝玉完婚后,家计日落,流荡益甚;逾年宝钗以娩难亡,宝玉更放纵,至贫不能自存。欲谋为拜阿堂 (满语,即无品级的当差执事人),以年长格于例,至充拔什库 (满语,即千总,掌管文书的小兵丁 )以糊口。适湘云新寡,穷无所归,遂为宝玉胶续。时蒋玉函已脱乐籍,拥巨资,在外城设质库,宝玉屡往称贷,旋不满。欲使铺兵往轰,为袭人所斥而罢。一 日大雪,市苦酒羊胛,与湘云纵饮赋诗,强为欢乐。适九门提督经其地,以失仪为从者所执,视之盖北靖 (静)王也,骇问颠末,慨然念旧,赒赠有加,越日送入鸾 (銮)仪卫充示麾史,迄潦倒以终云。***大略如此。沧桑之后,不知此本尚在人间否?癸亥六月褚德彝。”

以上这段记载虽说是 “传抄本”,但言之凿凿,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而且内容连贯。不仅如此,还有旁证:这旁证一是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 》中亦存类似记载;二是一九四二年一位日本哲学教授儿玉童达在北京大学文学系的一次读书报告会上,介绍了“日本三六桥本”《红楼梦》,其故事情节就与前面那段记载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