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天日》的幕后制作

“德国疯子”赫尔佐格又来了,这次他执导了一部惊心动魄的老挝丛林大逃亡,而不是《菲茨卡拉多》中的南美雨林;它不是引进一个流派多年的纪录片,而是以越战为主题的好莱坞式大片。《见光》的故事蓝本来自于1997年赫尔佐格的纪录片《展翅高飞》。主角迪特是真实存在的,他死于2001。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特别改编的,讲述了一个想要飞行的德国人在越南战争期间如愿加入美国海军的故事。他在执行任务时被击落并被俘,随后被送往战俘营寻找机会与朋友一起越狱。

影片开头,赫尔佐格使用了一组在飞机上拍摄的轰炸镜头。下面的越南村庄被火花和碎片炸毁,并在绿色中显示了一场美丽的谋杀。这些图片和影片中士兵观看的“教学片”一样,都来自1997的纪录片。纪录片中,老迪特现身讲述30年前的丛林故事;话剧《重见天日》突出了他对逃跑的不朽信念。当主角身处无边无际的阴雨丛林时,影片再现了赫尔佐格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人与天的对抗和意志的不可摧毁性。

赫尔佐格非常重视飞行员迪特的故事,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将这部纪录片重新编辑成了一部戏剧。《看见光明》是一部观影效果很好的战俘逃亡片,平淡而震撼。缺点是从头到尾都过于接近好莱坞风格,这让赫尔佐格的粉丝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即使迪特的自传和赫尔佐格的纪录片放在前面,仍然有人对电影中细节的真实性提出抗议。电影中有一个角色菲希特偷了三双鞋后逃跑了,而对应的真实角色被认为是另一名战俘皮西迪。本·普斯蒂和其他未能从丛林中逃脱的战俘的亲友共同建立了一个名为“电影背后的真相”的网站,称《看见光明》的编剧很荒谬,称那三双鞋是不能吃的,有时间的话最好去拿米和盐。

在史实中,迪特获救后体重不到80公斤;因此,有必要提及“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的高效瘦身方法——当然,他也贡献了完美的演技。在2004年的《机械师》中,他很瘦。当时,这个对表演如此执着以至于有点疯狂的家伙竟然要求减到了90公斤。被拒绝后,他看起来不到110公斤,这令人惊讶和钦佩-这个体重是他正常体重的2/3。演出结束后,他恢复了正常体重。因此,他在《看见光明》中扮演了一个受尽折磨的美国战俘,而且瘦得皮包骨——贝尔的体重忽上忽下,真让人为他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