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皇帝如何攒“私房钱”?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传统印象中皇帝富有四海,然而历史上皇帝的私人财产与国库是严格分开的,皇家开支不得随意从国库中调拨,所以古代皇帝都会存点“私房钱”。

皇帝的私人财产被称作“内帑”,三公九卿中有一个职位叫做“少府”,就是专门管理皇家财富的。皇家仪典纷繁复杂,而庞大的宫廷开销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这些庞大的花费都是需要皇家私库来承担的。

那么,皇帝的“私房钱”从何而来呢?

首先,就是名目繁多的皇家产业。如今的英国王室在英国拥有众多的庄园、土地等不动产,每年靠着这些产业也能过得很滋润。而古代中原王朝的皇家产业就更多了——属于皇室名下的田地、山林、牧场、盐池、矿山等数不胜数,而开发这些产业所获得的收入,都属于皇帝私库所有。比如明朝万历皇帝时期,当时神宗朱翊钧私库的主要收入就来自于各地的矿山开发。

其次,就是各种的税收。以古代的人头税为例,汉朝新生婴儿需要缴纳25文钱的人头税,其中20文归皇家,5文归国库。另外,盐铁垄断以后,各地的盐政、铸造等收入中,大多数也由皇室少府进账。

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的内帑与外朝的国库是严格分开的,尤其在宋朝,虽然宋朝非常富有,当时皇家的内帑也相当充盈,但是皇帝是没有权力随意使用这些“私房钱”的。内藏私库的数目只有计省知道,皇帝也不能随便探知自己的私库到底有多少钱。这也与宋朝当时皇权衰弱有关,碰上强势点的君王就例外了。

虽然皇家私库收入不菲,但是能够供皇帝随便使用的也不多,若是再碰上奢糜无度的皇帝就更头大了。古代皇帝存私房钱,一般就是节流,也就是能省就省;其次就是昏庸点的,那就是开源,东汉、晚清大量出现卖官鬻爵,其实就是皇帝私库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