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大都是硕博研究的领域?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近可是名头正盛,成为了许多人的话题。上个月一位陈姓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得了小学组的三等奖,先不用说人家的文章内容,这个标题很多人都读不懂,什么是C10orf67?小学生都研究癌症了吗?这是神童降世了吗?是孟德尔转世吗?可不久,这件事就被查出黑幕,原来该小学生的父亲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这就是典型的?父母搞研究,儿子拿荣誉?的路数。这是个例,还是普遍的呢?
所以很多人对这个全国青少年科研大赛展开了调查,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并且在5月31日,腾讯新闻官方号在知乎直接发问,三天内收获 600 多条回答。直接质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真实性。也因此爆出了许多真相。许多人爆料了黑料,这其中有名校大学生,有参赛者,有带队老师。这个比赛和高考挂钩,获得一等奖的可以获得高考加分20分,这20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可以拉开多少人,不言而喻吧。这也就让许多投机取巧的人趋之若鹜。
在这个比赛中,高中组参赛学生的作品从字数和复杂度就吊打了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起名水平。概念复杂的名词,晦涩难懂的知识,与我们相隔甚远的领域这就是高中参赛者研究的课题。让人望而生畏, 不敬感叹现在学生的才华。初中组中也有如此人手,研究的也是高深莫测的课题。小学组就不说了,就是上面提到的哪一位。当然正常的也有,不过不少研究的都是硕博领域的知识。
看到这里,应该就能发现端倪了。比赛到底比的是什么呢? 比得是父母科研水平的能力?还是家庭经济的雄厚?还是学术造假的能力?
希望彻查此事,不要忘记了比赛的初衷和创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