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几年级的课文
白桦是四年级的课文。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分四节,每节四行。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次节写桦树的枝叶。既然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一句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年10月3日至1925年12月28日),出生于俄罗斯梁赞省,毕业于梁赞师范学校,俄罗斯意象派诗人,被称为俄罗斯田园风光的歌手。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以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流露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深沉情感。15岁开始写诗,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出版,给他带来声誉。
十月革命后,他写了《同志》《宇宙的鼓手》《列宁》《大地的船长》,代表作还有小长诗《苏维埃罗斯》《正在离去的罗斯》《无家可归的罗斯》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抒情诗《白桦》,诗集《亡灵节》,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