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黑泽明的《梦》观后感

《黑泽明之梦》是一个大梦。这个梦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黑泽明自己。

读一个人的梦也可以有惊异的感觉。梦这样的主观意象成为客观画面,这句话如果让一个电影理论家来分析,他会搬出电影心理学,说明实际上这就是电影的运作方式。影院安静下来,灯光关闭,画面开始,于是观众便开始入境,入了电影的境,就像入了梦的境。随后便是观者与电影的同化,这梦仿佛变成了观影者自己的梦。

把梦变成画面,这句话交给黑泽明,黑泽明就把自己的梦拿出来,放到胶片上,梦的载体不再是熟睡的大脑,而是人的眼睛了。《黑泽明之梦》一***讲述了八个梦,彼此联系,彼此呼应。

我曾在做了很奇怪的梦之后,有把梦记下来的冲动,但终是没有行动。太懒惰了吧,我想,过了一些时候,这些梦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只能记得自己以前常做梦做到自己跑到楼顶,然后就飞起来,飞的很缓慢,很有诗意。看到那个大卫的一个魔术,就是他可以随意让自己在舞台上飞行的魔术,我突然感到那很像我的梦。但我没法把我的梦以魔术的形式真实的感受一遍。

黑泽明却可以用电影来实现他自己的梦,虽然电影不过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梦。

电影里的梦有两个是小时候的梦,梦里虽然有诡异的事情,有让孩子产生些许害怕的事情,但那梦的结果却是很美好的画面,那是指向美好的。剩下的六个梦是大人的梦,是悲剧的梦,是令人心颤的梦,是让人反思的梦。梦的意思实际上很明白的指示了一个个关于人生,生命,死亡,战争,人性,人与自然的主题。实际上电影史上已经有很多影片分别的讨论过这些主题了。震撼力比这些梦强的影片也有很多。只是这梦的形式,让人觉得新奇,却有似曾相识。

其实望着四周的世界,就可以发现这世界是在怎样一天天的被腐蚀,被摧毁。就像黑泽明之梦:核爆炸,战争中战死士兵的冤魂,核辐射的世界,已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这一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梦。黑泽明把主题表述的很清楚,以至于这不像一个个梦,而像一篇一篇充满悲剧哲理的散文。于是有评论家说“这场梦太实,不够梦味,老黑的功力全用在很实的节奏处理上了”,按照这些评论者的想法,黑泽明之梦应该更加虚幻,主题应该更加深刻艰涩,不应该如此浅显明白。我想似乎梦并非都是虚幻莫名的,梦的意象实际是来自现实世界影像的折射,只有这几场主题明白的梦,才值得拿出来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阅读。人类整天在现实中阅读着人类的大悲剧,于是在梦中折射出这些深藏在人类心底的悲哀和无可奈何。黑泽明把这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梦魇像画一样展现出来。于是梦的色彩虽然很鲜艳,但仍然是黑色的梦,是扭曲的现实。

像那个食人魔的梦里,食人魔说,那个被核辐射摧残殆尽的世界里,那个所有生物都被核辐射弄得基因突变的世界里,只能偶尔看到两个脸的兔子,独眼的鸟,和长毛的鱼。

这个梦就像长毛的鱼,是被完全异化是世界,却透着这世界真正的悲哀,真正的痛苦所在。这个世界就像长毛的鱼,基因突变,畸形发展,像梦中变异的比人还高大的蒲公英,颜色依然鲜艳,但畸形的大,体内充满毒素。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世界。后来的几个梦的主题重复得厉害,形式不同,但叙述着同样的悲哀。

黑泽明所表现的那两个儿时的梦和那个关于凡高的梦,应该算是比较个人化的梦。儿时的梦挺天真,就像孩子的幻想。和神话交织,却没有大道理,讲述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让我眼睛一亮的是那个关于凡高的梦。我希望我也可以有那样一个梦。那个梦里没有关乎世界生死的大主题,只是黑泽明与凡高的亲切对话。黑泽明借梦中凡高说出了一些他对艺术的见解,那是我很欣赏的一种见解,也是我一直同意的见解,就是画画儿是要与自然亲近的,凡高可以从一草一木中看出美得动人的东西,自然中无处不包含着美,这是艺术应当追求的理想和应当抓住的灵感。当然不是自然主义,那是照相机的工作,而是见到自然的美,然后表达出来,表达到画布上。凡高就是这样,凡高画儿的主题,一直都是很普通人和景,凡高从不为贵族化那种做作的画像。梦里的凡高还给被自己割掉的耳朵作了一个奇怪的解释,黑泽明梦中的凡高说他为自己画自画像时,总是画不好那只耳朵,一气之下,就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了。我听了这话,笑了笑,不相信,却也不反对,这梦中的解释,倒也道出了凡高疯狂的执著。黑泽明在梦中,在凡高的画里游历,最后看见凡高消失在《麦田里的乌鸦》那幅画里的小路尽头。《麦田里的乌鸦》是凡高将逝之前一幅充满恐惧的画,凡高最终也真的像在画里那样的气氛中死去。这是梦,也不是梦。

梦是奇异的,是悲剧的,尽管黑泽明想象着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最后一个梦仍然说出这美好的本质:欢乐的葬礼。

梦里梦外的世界,在这个疯狂的像长了毛的鱼的世界,已经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