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的表演艺术家有哪些?
陈素真1
陈素真(1965438+2008年4月30日-65438+2094年3月29日),女,本名于佩,曾用名王若愚。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贵族家庭和一个官员家庭。他曾经在陕西、湖北、甘肃和河北生活过,然后定居在天津。
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演艺委员会委员。
她8岁当学徒,10岁登台,成为豫剧第一代女演员。13岁徒弟,人称甘罗,豫剧大家。她是传统戏曲教育家和豫剧改革家(将古典舞和哑剧融入豫剧)。
他还开创了豫剧的第一个流派——“谌门(陈派)艺术”,被观众、剧作家和戏曲大师誉为:豫剧大师、豫剧舞台上的美神、豫剧皇后梅兰芳、豫剧三足之首、豫剧梆子王。
陈素真是豫剧六大名家中年龄最大、最早的艺术家,也是最早的著名艺术家。他是豫剧中唯一具有生活化、美、纯、丑艺术基础的大师。
此外,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是以歌手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唱边弹、载歌载舞,其精湛的艺术被誉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2.常香玉
常香玉(1923九月15 -2004六月1),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戏曲学院院长、河南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字正腔圆,气韵敦厚,风格新颖,以声入画,以声传情;表演浑厚、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刻、个性鲜明。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时,他们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抄红》《断桥》《大祭桩》《人欢呼马》《红灯记》等。
3.马金凤
原名崔,字,山东省县人,男,1922。他是豫剧演员,豫剧六大名家之一。
马金凤6岁跟随父亲学习河北梆子,7岁登台表演,9岁改学豫剧。14岁时,他正式出演该剧。他早期的艺名是“花飞蛾”,上世纪40年代末在安徽省界首市走红,绰号“盖九洲”。他的代表作有“两花一挂”,即《目桂英统领》、《花大朝》和《花枪缘》。
马金凤曾任商丘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
代表作有《穆挂帅》、《华大朝》、《华强元》、《杨八姐春游》等。
4.李树建
李树建,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汝州市蓟辽镇观音堂村。豫剧泰斗、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豫剧“李派老生”创始人。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豫剧《清风亭》、程英的《救孤》、《打灯殿》、《鞭打芦花》,以及现代戏剧《乡村警官》、《审判丈夫》和《我的儿子太老了,当不了父亲》。
曾获中国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翔宇杯艺术奖、第一届中国豫剧节金奖、第十届文华奖表演奖两次。
程英的《救孤》入选全国舞台艺术工程“十大优秀剧目”,并获得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5.阎立品
(1921二月七日~1996八月11),女,原名颜,豫剧演员。封丘县景龙宫乡铜菜寨村人。
早年拜杨金玉为师,1954年被京剧大师梅兰芳收为弟子。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国著名的六大豫剧之一。
当她还是一个女孩时,她遭受了生活的沉重打击,并发誓永不结婚。50年来,生意惨淡,运筹帷幄,无所畏惧。真的是一首哀哭之歌,也是精炼之作。阎立品在他的家乡封丘县去世,享年75岁。?
阎立品的代表作有《秦雪梅》、《玉簪记》、《潘福索夫》、《游龟山》和《西厢记》。
百度百科-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