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编年史》的幕后制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展现《异变编年史》所营造的充满视觉想象的奇幻世界,西蒙·亨特预设了地球的未来是一片毁灭的景象,而不是像通常在这类电影中出现的那样,把它描述成一个非常未来、超现代的科技社会。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挥霍,影片中的未来地球正处于自我毁灭的边缘。亨特解释说:“我不想在影片中夸大高科技、神奇的刹车装置和燃烧力。观众一定会发现他们进入了一个非常维多利亚时代的未来世界,那里到处都是烟囱和锅炉造成的灰尘。”亨特一直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视觉想象大师,他创造的世界被划分为“蒸汽朋克”领域——“蒸汽朋克”是一种虚构的视觉流派,带有奇幻色彩,尤其是蒸汽动力仍被广泛使用的时代环境或氛围。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作人爱德华·R·普雷斯曼(Edward R.Pressman)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突变编年史》中讲述的故事——当时他在普莱斯曼开了一家玩具公司的哥哥詹姆斯·普雷斯曼(James Pressman)刚刚签了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爱德华制作了《渡鸦》(The Raven,李国豪主演)。当他看到詹姆斯刚刚拿到的游戏时,他意识到内容正是他一直关注的话题。很快,他从瑞典游戏开发商Paradox Entertainment手中买下了该游戏的电影版权。
然后,爱德华·r·普莱斯曼说服菲利普·艾斯纳加入进来,为他喜欢的主题写一个剧本。原来的故事,这是重新构思的艾斯纳,既是灵魂和创新。然而,基于完成的剧本有一个不太成功的前提,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轻视:艾斯纳构想的未来世界没有高科技,只有衰败和萧条——其实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理念还是很有利于电影拍摄的。因为你只需要比平时低得多的拍摄预算,就能创造出宏伟的电影效果...虽然很多人预见到,对于一部展现未来的电影来说,这样的设定是错误的,但普莱斯曼固执地认为,它一定会给电影带来非凡的活跃气氛。
2005年,西蒙·亨特和他的制作伙伴蒂姆·丹尼森找到爱德华·r·普莱斯曼,谈及执导《变奏记》的事宜——在此之前,亨特已经关注这部作品好几年了。他特别找到普莱斯曼,宣称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喜爱,然后说他有办法用非常低的预算拍摄一部电影,他有信心他创造的终极未来世界甚至可能导致电影技术的变革和敏锐的视觉想象力。亨特说,“我很想导演这部电影,从而突出一个黑暗、严酷、多刺的未来。如果影片到了我手里,我希望它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时也不能抹杀它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因为亨特想展示一个没有先进技术的视觉系统空间,这是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所以他向普莱斯曼建议,先拍一个预告片,以证明他在预算内对这个故事有着多么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不同的未来世界
西蒙·亨特和他的摄制组花了五天时间拍摄了七分钟的电影内容,完全使用了“蓝屏”制作的背景,然后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后期上色和构图...完成的作品更像是一部完整的短片,而不是预告片,而且是在没有使用任何特殊设备室的情况下制作的。亨特沃家里用的是两个MAC操作系统。通过这部短片,亨特证明了即使只有很少的资金,他仍然可以实现现代电影需要先进技术才能追求的一切,而爱德华·r·普莱斯曼也意识到,要想用最美的方式讲述《突变编年史》中重点讲述的故事,他真的需要一个敢于像亨特那样思考和做的电影人。
最后,西蒙·亨特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式成为了《变异编年史》的导演,然后他和爱德华·r·普莱斯曼(Edward R. Plesmann)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好莱坞巡回演出短片,为拍摄准备资金。当他们成功获得预算和出版商时,他们还组建了一个优秀的阵容——包括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如托马斯·简和约翰·马尔科维奇...简说:“我先看了亨特拍摄的短片,很快了解到他有着独特的视觉想象力,他对所谓的电影技术有着与生俱来的理解。”
尽管《变异编年史》在后期制作中需要更多的合成和处理,但西蒙·亨特仍然知道他必须寻找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大胆的摄影师。最后,考虑到杰夫·博伊尔非常擅长开发新技术,亨特决定让他和自己一起在《变异编年史》中创造一种全新的画面风格。经过仔细研究和比较,两人选择使用数码相机中的先锋蝰蛇系统来拍摄立体图像,这导致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细节和纹理的表达。同时这个相机拍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影片的后期制作简单很多,也省去了扫描影片时需要的整理和清理工作。由于影片在拍摄时使用了大量的绿幕技术,艺术风格几次不达标在所难免...但鲍尔仍然借助这部电影将摄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为此付出了他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为了实现《变异编年史》中“蒸汽朋克”的视觉效果,西蒙·亨特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选择了卡洛琳·格雷维尔-莫瑞斯(Caroline Greville-Morris)作为影片的艺术总监...她帮助亨特使用了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制作了一切,包括混合场景,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扩展的场景和按比例缩小的模型。亨特解释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使用的这些方法成本很低,但却能带来一种容易引起人们好奇心的原始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