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在撒哈拉里的生活并不美好,真的在靠着“乞讨”艰难度日吗?

乞讨怎么可能,毕竟当时陪着三毛在撒哈拉的还有丈夫荷西,而且荷西在那边还有一份薪资不错的固定工作。

在中国作家当中,最佩服的、也最向往的,还是那个在撒哈拉沙漠苦苦追寻人间真谛的三毛,即便生活拮据如同乞丐,日用品靠捡得来,那也丝毫不影响积极面对生活,因为还有爱情。

最喜欢三毛的这首诗:如果有来生的话,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不知道那些“说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捡垃圾为生的人”有没有看过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初入沙漠时父亲给了他一枕头的台币。结婚时西班牙政府补贴六个月工资。荷西在矿公司上班,每个月都有收入。

只是三毛热爱旅行冒险和流浪的生活。对朋友也很热情。买了白色汽车,钱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花完了。他和丈夫热衷收藏,在沙漠里他们的房间是通过捡来的各种材料装修的。

例如用棺材板做的桌子。但是那个年代他们的房子是很漂亮的,还上过西班牙的报纸,她过的不是贫疾,是精神是生活上的富足,有真爱有远方。不加多余评论,真正想了解他的人,可以看看她的书。

三毛就是有勇气有激情,有文采,所以才有那样的作品,不是一个俗人所能理解的。不过靠着捡垃圾来生活,未免有些不太可信,毕竟钱是有的,她们家本身就有钱人家,她自己出书也赚钱,只是在那个地方没地方买东西而已,书里有些过她父亲给她很多钱她塞在枕头里面,我高中时代很喜欢她也曾经梦想过去撒哈拉,现在才知道去撒哈拉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三毛的文字特别细腻、温暖,充满了正能量。她的内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但是她把最美好的文字奉献给了我们。很多人都说她不羁,可正是这份不羁将撒哈拉沙漠的爱情故事永远流传下去。很喜欢三毛,相信她此时已找到了梦中的橄榄树,与荷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惜的是,荷西没能永久地陪伴下去。

不过,爱情又能值几个钱? 又哪来那么多心理创伤。穷酸文人自我营销都会定位为少数弱势群体罢了。这个世界多个耍笔杆子的不多,少一个也无伤大雅。你认为三毛也是穷酸文人嘛,是不是觉得这种观点太庸俗了呢,但其实它却是回归本真的看法。

其实她不枉她这一生了,她得到了她想拥有的,过着她想要的生活,爱着她所爱的人。虽说结局并不是很如意,到拥有了也就够了吧。对于三毛而言,一辈子都在追寻爱情,荷西也好,最后的王洛宾也罢……

很多心理受创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及时且足够的关爱人生的路就越走越窄,有很多甚至走进了死胡同!

三毛是幸运的,有家人给的爱与勇气和支持让她遇到了良师益友才让她脆弱的心灵慢慢的修复强大起来,最后在文作品中燃起了炫丽的火光......

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和三毛独处。跟三毛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要是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你得有包容一切的美好品质,三毛的流浪是有些随意不羁的,外部环境如何可能她也不在乎,生活里的她肯定有些烦躁的,她的文字是另一个世界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