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油画的画面肌理效果?
肌理一词是借用于生理学的词语。人的肌肤的纹理是人体表面最精微的组织形态,画家们在绘画中为了求极端通真的表现效果,会从一般的视野进人精细的观察与表现,在用手描绘过于麻烦和无法达到肖似的目的时,因需要借用各种材料自身的天然质地特征,达到表现之目的。这种运用多种不同的手法组织成的画面表面状态(不论是笔触还是自然物),我们称之为画面肌理。运用自然物形成的画面肌理,有人称为“自然语言”。艺术语言的探索是画家的责任,如何使用绘画语言是画家能力的体现。肌理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绘画者应学会驾驭它,强化它,使之变成“个性语言”。
画面的肌理效果,是人们审视一幅画,评价其艺术价值的标准之一。恩斯特运用画面肌理,创造了许多美丽奇特、梦幻般的画面,他最早发明的摩擦法、捺压办法的肌理制作技法,一再为后人运用。人们在审视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既需要远看画面的大气势、总体效果,又需要看精到的刻画、肌理的效果,甚至想摸一摸,以求触觉方面的质感满足。现代派画家更是注重肌理,甚至把布片、草根、废弃罐头盒、商标之类食物贴上画面。我们称这种绘画语言为物像语言。
但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画笔本身,表现肌理的能量是极大的。画家莫奈说:“只要闭着眼睛摸一摸画面,就知道这张画的好坏。”油画能表达各种物质的质量感。谭涤夫的《通往远方的路》以丰富的肌理效果表现了绒绒的草地感,得到真实感的表现。贡布里希的《艺术与人文科学》一书中录有莱奥纳尔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如果要恪守与造物主’抗衡的诺言,就必然要去获取这种再现—也还是要失望,这又原因何在呢?其实一切绘画技术都无法使一幅画“看着真实’,因为我们的双眼视觉感官随时都会觉察出平面形象与立体物之间的差别”。
绘画终归是绘画,它只能是真实事物的对等物,而不是真实事物的本身。任何技巧,任何立塑,任何肌理制作也只能是增加表现力而不能替代实际对象物。既然我们可以利用肌理的力量更真实地表达事物的真实性,使之成为油画表现语言的一个品种,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研究这种语言和使用这种语言。不断研究各种物质可能产生的表现效果,是现代艺术家们十分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