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大连枪击案的反思
记者调查了解发现,微信平台成这次信息转发的“主战场”,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很多人在转发了“通缉令”、“嫌犯现身”、“嫌犯被擒”等正面声音的同时,也在转发扩散一些无法验证出处的“案情猜测”、“案情调侃”。网民在积极帮助警方扩散消息的同时,也散布了负面的声音。
一位参与本案专案组的刑侦人员对记者说:“对破案有没有影响很难判定,在不确定案情的情况下,最快速地散播不明确的案情,只能有利于犯罪分子提高警惕,给侦查带来难度。 ”这位老刑警说,很多没有相关经验的人想不到的问题很多,比如嫌疑人有没有同伙?“在这个意义上讲,案件刚发生后就快速地散播案件消息,对大部分案件来说都是不利的,当然,从更深的角度去看,这是公***知情权与专业办案间的矛盾”。
但他同时对此案中,在官方发布通缉令后,网民大量转发产生的全社会高压态势表示了肯定,“所以说,对具体案件的影响是不同的。 ”本案中,很多传言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未破案前,网上对“杀人动机”、“个人信息”、“人物关系”等等消息的杜撰,在破案后警方的审讯结果的佐证下,已经可以定性为谣言。
对此,辽宁北方明珠律师事务所律师孙继峰表示:“传播谣言的定义并不一定是指散播错误的言论”。他认为,传播谣言是指散播不负责任的言论。孙继峰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除了关于作案动机这样的敏感问题,如果没有对转发内容抱有负责的态度,那么在转发扩散之后,即使被证实属实,但其转发时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可以归为散播谣言。记者在跟踪采访该案的过程中了解到,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网上对两名遇害者的谣言对遇害人的家属、朋友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打击。知情人表示:“这些说法在我们了解他们的人的眼中,简直就是荒唐透顶!这样逝者无法安息……”
孙继峰律师表示,本案家属对这些网络谣言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受害人的权益,比如在警方侦结此案后,就相关确定不实的谣言对网络杜撰者提起民事诉讼。孙继峰表示,对于传播谣言造成公***安全损失后果的可以被刑事拘留,而通过网络转发达到一定数量造成对当事人影响的,也可以被以诽谤罪等罪名起诉。
孙继峰认为,关于“7.23”枪杀案,刚刚进入司法程序。在继续关注案件审理的同时,在这次网络“大转发”的高潮渐渐平息之时,参与其中的每个网民,特别是参与转发了“不实消息”的网民,都应该有所思考,提升法律意识,为维护健康、公正的网络环境担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