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小戏是怎样成为淮海戏的?

在清代,淮海地区的小戏演员多是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

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劝嫁》和《访友》等,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

1830年,小戏演员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演员扮演,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

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

表演上,丑角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1880年后,徽剧、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家班、同庄班和师徒班等一大批班社。

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个县、市外,还延伸至安徽东北一带,并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

1906年后,淮海地区出现了第一代女演员。至20世纪40年代前夕,小戏行当已齐全,分包括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的五角生和包括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的五角旦***两类十行;服装、化妆和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和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丰富的演唱内容,号称有32大本、64单出。

1940年,淮海区根据地先后组织了演员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和《反内战》等现代戏。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灌云和沭阳等10多个县、市先后成立了淮海剧团;1956年,大众淮海剧团更名为江苏淮海剧团,继而泗阳、灌南、涟水、宿迁、滨海、连云港等10多个县、市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

淮海戏的名称在发展中几经变更,早在沿门说唱、打门头词时期称“三副调”,后称“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戏曲后又称“小戏”;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称“淮海小戏”;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正式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