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的价值,是超脱电影之外的,它对于社会公平性和女性权利来说,都具有极高的意义。
评价任何一部电影都应该将它放在匹配的时代和事件中来讲,因为生活和生命是任何艺术形式的土壤。而《摔跤吧!爸爸》,则是在当今印度对女性命运的忽视的社会现状下,一面写实又凌厉的镜子。
在描绘被压迫的女性形象时,《摔跤吧!爸爸》独辟蹊径选中了两个女摔跤运动员。对于吉塔和巴比塔来说,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更多的印度女性来说,她们的一生早早就被安排好了。
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电影最后吉塔获得的那块金牌才显得如此珍贵,也如此热血。
当然了,对广大被忽视的印度女性来说,意义重大并不是那一块金牌,而是吉塔和巴比塔选择的那条艰难却自由的路。
为了拍摄这部《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先增肥到194斤,后来再疯狂减肥54斤,去完成电影中马哈维维亚年轻时的戏份。这是他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也是对于《摔跤吧!爸爸》这一电影的尊重。
《摔跤吧!爸爸》很容易让我联想到2018年的一部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
在题材的选择上,两部电影都致力于反应社会现状和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在形式上,两部电影都是现实主义题材;在镜头上,两部电影都采用了浅显易懂的镜头语言,基本上都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少有固定镜头和其他炫技的长镜头之类。《摔跤吧!爸爸》与《我不是药神》一样,不是学院派的心头爱,却是普罗大众最容易接受的风格。
世界上有很多事,需要去表达出来,好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载体——音乐、文字、电影。将镜头伸向那些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地方,才是电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