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在电影界的意义。
美国电影协会为制定区号而划分的六个地区。
这六个区号是:
区域1 (Region1):美国、加拿大、东太平洋群岛。
区域2:日本、西欧、北欧、埃及、南非和中东。
地区3:台湾省、香港、韩国、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第四区(Region4):澳洲、新西兰、中南美洲、南太平洋群岛。
区域5:俄罗斯,蒙古,印度半岛,中亚,东欧,朝鲜,北非和西北亚。
第六区:中国大陆。
基本上,当一部DVD电影决定不发行第六区的版本时,我们就需要再买一套可以播放非第六区DVD的设备,于是就有了DVD机买不起DVD碟片的说法;所以会有破解版的DVD播放器,DVD碟片套装也会提供几次更改区号的机会。不过我想提醒一下朋友们,只有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发行的DVD片有这样的限制,而不是DVD的原规格。也就是说,非八家美国电影公司发行的DVD影片没有地域限制,一般称为FreeRegionCode或地域片。
美国八大电影公司:
“1,华纳兄弟”
2.哥伦比亚
3.20thCenturyFOX。
4.最重要的
5.普遍的
6、联合航空(联合广告)(007)
米高梅公司
8.华特迪士尼
DVD规范的制定要追溯到65438+94年2月。据说在CD的创始人飞利浦和索尼公布了通过精确编码技术和光学原理读取的MMCD(多媒体CD)的规范后不久,东芝和时代华纳率先行动,加入了ioneer/Zenith/Hitachi和MCA等21厂商的联盟阵营。SD(Super Density-Digital Video Disc,超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规范的出台,使得光盘可以利用叠层技术进行两层记录。
两家厂商互不相让,于是美国电影业和计算机业强烈要求双方达成统一的规范。5438年6月+1995年2月,最终确定了所谓DVD的初步规格,并形成了“DVD十大授权联盟厂商”,主导了未来DVD各种规格的制定。虽然规范成立,但美国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协会CEMA和拥有最多视频资源的美国电影协会美国电影协会此时强烈要求日本DVD播放机制造商安装“防复制控制系统”,光盘要标上不同的“区号”以资识别。
美国电影协会旨在保护电影业的软件不被盗版,但非法电影业仍然可以复制整张光盘。配备“防复制控制系统”的电路不仅没有达到防复制的目的,还增加了硬件厂商的成本,甚至增加了软件设计的复杂度。
至于区号识别,全球分为六个地区,每个地区发行的DVD-Video只能用当地制造的光盘播放器播放。美国电影协会坚持使用区号识别,主要是因为每部电影在世界各地的上映时间不同。为了避免DVD-Video在电影上演前先上市的好处流失,用区号来控制,这样一个地区的电影上映后,已经加码的DVD就可以重新上映了。为了照顾行业的权益,美国电影协会相当强势,但最新的决议是让北美、日本、西欧的光驱享受不受地区代码限制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