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日出东方》观后感

《日出东方》观后感

观罢20集电视剧《日出东方》,心潮激荡,思绪联翩,抚今思昔,令人感慨。那一段岁月———***产党在中国大地上的诞生及艰难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如同镌刻在苍茫大地上的光辉画卷,永远鲜艳,永远值得我们这个民族纪念———是开天辟地,是日出东方,是我们多灾多难的古老民族新生的呐喊,是荜路蓝缕的开启与拨云破雾的奋战,狂飙迭起,大浪淘沙,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日出东方》通过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形象地、生动地再现了从1919年到1928年这一段历史画卷,从***产党的孕育诞生到国民革命的洪流,从工农运动的高涨到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产党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产党人的鲜血在沉沉暗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了星星之火,点燃了希望。

《日出东方》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全景式展示历史风云及这段历史中的风云人物,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形象,可谓风流人物,咸集荧屏,同一时空中各路英豪同登场,从北京到上海,从长沙到广州,从武汉到南昌再到井冈山,整个中国大地就是历史舞台,空间的频繁调换与呼应,虽然头绪纷繁,但叙事清晰,使历史线索与艺术结构基本上达到了统一,使该剧以编年史的叙事特征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艺术化了的教科书。

应当看到表现这一历史题材的难度,它不仅仅是叙述历史,重要的还在于阐释历史的内在发展逻辑。主义之争,思想交锋,党派之争等等这些重大的历史命题又是与当事人的人物性格联在一起的。因为活动在这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当时政治军事文化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甚至领袖人物,他们的性格与思想不仅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甚至影响着历史的命运。因此,既要把握好各种思潮裹挟中的人物的思想,又要把握好人物的不同个性以及品质。该剧虽然出场人物百余位,但仍然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陈独秀、李达、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等等,这些人物的不同个性以及精神境界、人格品质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历史的面貌,个人性格与历史的趋势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日出东方》对今天的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作品艺术地表现了早期***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用生命换取真理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永远具有真、善、美的光辉。虽然在这些早期***产党人身上还有思想上的不成熟,还有性格上的缺点,还有历史的局限性,《日出东方》也如实地表现了这些存在,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他们心灵所散发出的炽热光辉。如果说艺术应当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那么首先应当是找到有高尚精神品质的人来塑造才是关键,而早期的大批***产党人,正是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人,他们的英名将与世长存。

答案补充

《日出东方》影评

在迎接中国***产党建党80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精心摄制的大型连续剧《日出东方》,已在央视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与广大观众见面。《日出东方》是一部全景式的、具有史诗风格的剧作,形象展现出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等等。剧作以大写意的手法,以人带史,以史写人,塑造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朱德等一大批政治活动家的形象,表现他们在寻求真理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人格力量。通过这些党的创始人的形象塑造,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产党的建党过程,表明了中国***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只有***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深化了人们今天对“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