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多姑娘为啥都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为什么林黛玉和多姑娘都说贾宝玉是“银样镴枪头”?“银样镴枪头”,意思是好看不中用,用锡制作的枪头,看起来又闪又亮像银子。锡的特性都知道,柔软易折叠,易弯曲,一击便溃。
这句话首出自于西厢记,接着是金瓶梅,然后是红楼梦:
西厢记,红娘骂张生“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金瓶梅,李瓶儿骂蒋竹山“原来是个中看不中吃镴枪头,死王八!”
红楼梦,林黛玉引用西厢记,对贾宝玉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多姑娘说贾宝玉:“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性炮炮障,只好妆幌子罢了。”
红楼梦里,袭人和贾宝玉很早就初始云雨情,却一直没有身孕。而相比较贾琏育了巧姐儿,尤二姐也怀过孕,便认为贾宝玉是个银样镴枪头。
但我认为,贾宝玉不是银样镴枪头!
一、林黛玉“戏语”笑宝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从回目可见“戏语”二字,这是开玩笑而已。
当时,西厢记是禁书,属于“小黄书”。林黛玉读完了说:“果然有趣。”贾宝玉引用书中原文,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在林黛玉看来,贾宝玉弄些淫词烂曲来“欺负”她,就是侮辱了她,她恼了,说要去告舅舅。贾宝玉最害怕父亲,赶紧下话求饶,赌咒发誓掉到池子里变成大王八,替林黛玉驮一辈子的碑。林黛玉也不是真的要去告诉舅舅,只是吓唬吓唬宝玉,见贾宝玉急了,林黛玉就笑了。
于是,林黛玉就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林黛玉这样说的目的,就是笑话宝玉,一说告舅舅,就吓的腿脚发软,指的是刚才的场景,并不是真的说贾宝玉是个镴枪头。这是两人的情趣,刚才还挺嘴硬,挺刚强,怎么这会儿,就软了下来呢?
两个人情窦初开,一个十二三岁,一个十一二岁。此时,他们连恋爱关系还没有确定,怎么会说到这么隐秘的角落?这是我们过分解读了。如果我们从原文阅读,也就理解到林黛玉说这句话的语境,也不会这样去揣测了。
贾宝玉把自己当做张生,把林黛玉当做崔莺莺,是两个人***读西厢后,一种很自然的表现。西厢记击中两人的内心,苦闷的爱情找到了***鸣,懵懂的感情找到了寄托。
二、多姑娘给自己台阶下多姑娘偷听了晴雯和贾宝玉的谈话,才了解晴雯和贾宝玉并无任何瓜葛。之前听说,贾宝玉是个多情公子,以为和贾琏是一个模样的人。多姑娘是情场老手,以为贾宝玉也是个风月场中作惯的,她硬往宝玉身上坐,见宝玉“急的满面红涨,又羞又怕。”
所以说贾宝玉“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性炮障,只好妆幌子罢了。”
意思是你模样长得好,谁知这样青涩,传闻并不如实。我认为,多姑娘这句话是给自己台阶下,都坐到宝玉怀里了,可他坐怀不乱,这也是由衷地赞叹宝玉的人品。对风尘女子多姑娘来说,这是对宝玉的最高赞美。
话又说过来,晴雯在外屋里躺着,多姑娘也是试探贾宝玉,贾宝玉不是禽兽,他还沉浸在悲伤里,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所以,林黛玉和多姑娘并不真的,指贾宝玉是我们理解的“银样镴枪头”。
三、贾宝玉家孝第一贾宝玉爱护女孩,但是他绝不会违反礼教。金钏儿死亡,他和母亲一起抹眼泪,在金钏儿忌日去烧香;晴雯生病被赶,临死前宝玉毫无作为。金钏儿和晴雯的悲剧发生之前,他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就算金钏儿的死,他不能预测,但他没有想办法搭救晴雯。
如果他敢于站出来说一句话,王夫人难免不依他,可是贾宝玉家孝第一,他对父亲和母亲的孝顺,就在于这些细节,他不会因为女子而让父母亲难过,这也是如贾母所说,宝玉知规矩、懂轻重。
他最爱林黛玉,也只是偷偷摸摸,送两方手帕也要掂量掂量。林黛玉把酒递到贾宝玉嘴边,贾母看了,便讲了一个故事,旁敲侧击地说,规矩还是要的。两个玉儿都是聪明人,贾母至高无上,他们内心的爱意只能暗香流动,贾母或者父母亲没有定下婚姻,他们是绝对不敢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