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出自春秋 孔子的《论语·子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相关梗概: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我们做人做事,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才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别人,去感动别人,去教化别人。为人师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都是前人用实践总结出来的箴言良训。
凡事都有技巧,都有方法,尤其是人的思想工作,更是要用对方法,用对技巧。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因事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客观分析,冷静判断,灵活掌握,灵活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