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戈尔远征,请帮忙!!!
西方的奇幻文学[1]从它的源头希腊神话开始,奴隶社会初期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
的艺术表现方式,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计、情感的表达等等方面来说可以
说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比照起来东方的奇幻文学的源头神话传说到了春秋战国时
期还是只是零星散见于一些大家的典籍之中,著名的《山海经》虽然收集了大量的
远古神话,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就略显得过于古朴原始了!其后的两者发展历程
也可以看出两者的明显不同,直到文艺复兴以前,以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
学占主流的中世纪实际上是奇幻文学的天下,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有了非常高的艺
术成就,情节表达来说也非常复杂曲折,感情也非常丰富,而中国的奇幻文学从魏
晋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志怪小说,到初期的唐宋传奇,直到最后达成的明清时期的
神魔小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才拥有了譬如《西游记》、《封神演义
》这种堪称东方奇幻经典的文学名著,两者如此不同的发展形势、如此不同的表达
方法,令人不得不从一开始探讨一下形成的历史根源。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本文在东西奇幻讨论上截取的时间段问题。就东方奇幻来说,从
源头上古神话传说到两汉魏晋的志怪小说,以至于唐宋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
明清的神魔小说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鲜明的东方奇幻特点,并且保持着传承关系,对
后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西方奇幻对中国产生影响也是二十世纪末的事情了
。但是西方奇幻就有点不同了,一直到中世纪结束,西方文学都还保持着非常鲜明
的奇幻特点,文学潮流上也是以奇幻为主,而自从文艺复兴以后,虽然不乏作品采
用了一些非常鲜明的奇幻手法,或者采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又或者出现
一两部类似奇幻小说的作品,但是毕竟独木不成林,首先这些作品作为奇幻小说来
说没有形成一定气势,其次作为奇幻小说来说也没有进行明显的创新,再次始终没
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奇幻作家群,这种情况到了本世纪初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1932年罗柏特·E·霍华(Robert E Howard,1906-1936)在奇诡故事(Weird
Tale)杂志发表了他著名的蛮王科南(Conan)系列的第一篇--剑上的凤凰(
Phoenix on the Sword),开创了近代奇幻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剑与魔法流派
[2],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1936年因为母亲的去世而跟着自杀否则定不让托肯恩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1973)[3]一枝独秀。因此可以说从文艺复
兴以后到二十世纪初由于奇幻文学没有鲜明的特色略去不谈,而之后属于近代奇幻
文学不属于本文范围,西方奇幻部分实际上只谈到文艺复兴。
一、 西方早期奇幻文学
早期的西方文学[4]由两个主要源头,一个是古希腊文化,一个是基督教的《圣经
》,正是来自古希腊哲学的自明真理[5]和来自于《圣经》的信仰真理[6]之间的不
可调和的对立冲突才产生了如此绚丽多彩的西方文化。
古希腊神话形成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100年的迈锡尼时期,当时正处于氏族公
社向奴隶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的大动荡给古希腊神话带来了勃
勃生机,同时历时十年的特洛亚战役给古希腊许多城邦带来了众多的英雄和传说,
而正是这诸因素才促使了在公元前8、9世纪之间产生了古希腊神话的集汇--荷马史
诗[7]。实际上古希腊神话正是经由一代代古希腊先哲的收集整理和艺术加工,才
在古希腊文化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且和其后的古希腊文化交织在一起对欧洲
后来的其他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1] 奇幻文学:这里奇幻文学指的是一种广义的概念,而不单是指近代奇幻文学,
广义的奇幻文学指的是那些在作品中描写超自然的、脱离现实的事物的文学作品。
不过本文特别强调的是源于神话传说、从神话传说阐发或者和神话传说紧密联系的
那些奇幻文学。
[2] 剑与魔法流派:又被称为「英雄式奇幻」(Heroic Fantasy),特点是比较偏
向于野蛮、未开化的年代,相当典型的英雄救美式传奇。和中世纪的奇幻文学有比
较直接的传承关系,比如蛮王科南系列就和英国人在著名的英雄史诗《毕欧渥夫》
(Beowolf)塑造的北欧勇士形象非常相似。
[3] 托肯恩(J.J.R.Tolkien,1892-1973):出身于南非,曾在牛津大学担任英国
文学的教授,古代语专家,近代奇幻文学的开拓者也是主流奇幻(High Fantasy)
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魔戒之主》(The Lords Of The Rings)对后世奇幻文学
影响非常深远。
[4] 这里指的是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文学,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文艺复兴之后
,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起,传统宗教理念面临崩溃,从而使得现实主义逐步占据文
坛,传统的奇幻文学渐渐式微,由于本文主要讲述传统的奇幻文学,所以之后的对
西方来说可能很重要的文学发展时期本文会很少涉及。
[5] 关于自明真理和信仰真理两个概念都来自于列夫·舍斯托夫的《雅典和耶路撒
冷》。所谓自明真理,就是在古希腊哲学中认为自然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人的理性的任务就在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满足,而对必然性的服从是
人的美德。
[6] 所谓信仰真理,就是在基督教《圣经》中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人必须服从上
帝的意志,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才能找到终极基础和可靠保
障,不应该从知识中寻求拯救,并且将知识同堕落、原罪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7] 荷马史诗:分为《伊利昂纪》(Ilias)和《奥德修纪》(Odysseia),传说
是在公元前8、9世纪之间由一个叫荷马的盲诗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而成
,叙述了古代小亚细亚的特罗伊人和希腊人(当时统称阿凯亚人)交战的故事。反
映了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和生活风貌。
[8] 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9] 神谱:作者赫西奥德是公元前8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古希腊诗人,该诗叙述了世
界如何从混沌状态中形成,几代神的出现和人类几个连续的时代,可以发现赫西奥
德的神谱中的主要线索中的重大事件来自古代近东(美索不达米亚、安纳托利亚,
也许还有腓尼基)的原型。
[10] 这个传说在《阿尔戈船英雄纪》(四卷集长篇叙事诗)有系统地叙述,该史
诗在公元前3世纪由诗人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os)创作于罗得岛。
[11] 鸟:这是阿里斯托芬唯一一部以神话题材的旧喜剧,作品中展现了一个没有
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不合理的法律、没有尔虞我诈、彼此和谐的理想社会。虽然
这个理想社会只是阿里斯托芬自耕农思想的反映,是对族长制自然经济返朴归真的
幼稚幻想,但是在当时这种理想显然是大胆的、进步的。
[12] 老卡托:古罗马作家,政治活动家,拉丁散文文学的先驱。主要著作是《史
源》七卷。
[13]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400页。
[14] 民族大迁徙: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
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直接推动民族大迁
徙的导火线是公元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15] 北欧神话:又称为条顿神话,流传于日耳曼民族各部落中,由于其主要以口
头形式流传,所以在日耳曼民族信奉基督教以后逐渐被蒙上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以后
,关于北欧神话只能从北支和西支日耳曼人的作品和拉丁人、希腊人的一些作品中
得到,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的是斯堪的那维亚人,它们的古老诗集《埃达》告诉我
们比较完整的北欧神话。
[16]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古日尔曼人创造的文学,反映日尔曼民族在民族大迁徙
时期动荡的生活和战争,后来被人用古高地德语记载才得以保存。
[17] 贝奥武甫(Beowulf):英国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著名英雄史诗,在八世纪用
古英语写成,是继古希腊、罗马史诗以后欧洲最早用本民族语言写成的史诗,史诗
主要反映了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不过在史诗被纪录于已经基督教化
的八世纪,因此史诗涂上了一层宗教色彩。
[18] 埃达:中世纪冰岛文学作品,分为诗体埃达和散文埃达,记述了北欧神话传
说。
[19] 萨迦:13世纪前后冰岛和挪威人用文字记载的古代居民的口头创作,包括神
话和英雄传奇。
[20] 卡勒瓦拉:19世纪初期,杰出的民歌古诗搜集家和研究家埃利阿斯.兰罗特(
Elias L?nnrot,1802~1884)在"星期六学会"和"芬兰文学社"的支持下,经过十多
年的努力,于1935年将民间传说、神话和歌谣编成一部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兰
罗特被称为"芬兰的荷马"。史诗反映了中古芬兰氏族社会瓦解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
民理想,史诗的两个主人公--万奈摩宁是第一个播种大麦的农民,伊尔玛利宁是技
术熟练的铁匠。
[21] 罗兰之歌:是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十一世纪末由民间语言
罗曼语首先记录,史诗叙述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的后期关于罗兰的英雄事迹,反映
了当时人民要求法兰西统一,建立一个封建等级制的君主专制王国的愿望,塑造了
罗兰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理想封建骑士的形象。
[22] 熙德之歌:约写定于1140年,是第一部流传至今、保存完整的西班牙文学作
品,作品中熙德表现出强烈的封建君臣观念,具有宽宏的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西
班牙民族的精神。
[23] 尼勃龙根之歌: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取材于公元4,5世纪的
民族大迁徙时代的英雄事迹,大迁徙时代传说中的人物被披上12世纪封建社会和骑
士文化的外衣,是该史诗的一大特点,同时基督教精神在史诗中几乎找不到多少痕
迹是该史诗不同于中世纪其他民族史诗的另外一个特色。
[24] 伊戈尔远征记:成于12世纪末的《伊戈尔远征记》代表了古代俄罗斯文学的
最高成就,全诗描写了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
夫人、兵败被俘的悲剧,并通过这一教训来呼吁诸侯团结御侮。
[25] 骑士抒情诗:十二、三世纪首先在法国南部普罗望斯地方流传的一种短诗,
主要内容是歌唱骑士的英勇事迹,及其于恋人的悲欢离合。这些诗语言精炼,感情
细腻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6] 亚瑟王之死:由英国散文作家托马斯·马洛扎(Thomas M,alory,
1395~1471)汇集当时流传的法语传奇用散文写成八部传奇的《亚瑟王及其圆桌骑
士之书》,出版商柯克士顿对其进行了整理修改润饰并且串联成一个连续的故事后
以《亚瑟王之死》这个名字于1485年出版,它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总结性巨著,亚
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集大成者。
[27] 特里斯丹和绮瑟:特里斯丹和绮瑟的殉情故事原先在中古凯尔特民族中间口
头流传,十二世纪法国诗人贝卢勒和托姆根据这个传说写成传奇,其后又出现了一
系列模拟性作品,直到二十世纪初,法国学者约瑟夫·贝迪耶(1864~1938)在前
人基础上用现代法语整理出完整的《特里斯丹和绮瑟》。作品通过特里斯丹和绮瑟
之间的殉情故事控诉杀人性、窒息自由感情的封建道德和禁欲主义思想。
二、 东方奇幻文学
要叙述中国奇幻文学或者可以说带有奇幻特征的文学的特点首先要从神话传说说起
。神话传说是文学的源头,对于奇幻文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神话传说的特
点实际上影响了该民族在奇幻文学上的表现方式。下面我先从中国的上古神话说起
。
中国上古神话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伏羲和女娲的神话,炎帝、黄
帝之战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中国神话的产生时间远早于古希腊
神话(产生于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100年),当时中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
族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点可以从中国上古神话保留了许多母系氏族社会特点可以
看出来,比如关于少昊[28]、夏禹[29]、颛顼[30]诞生的感生神话,在《山海经》
中有关记载的两性神痕迹[31]以及出土的文物上发现的两性神形象[32]。而古希腊
神话众神中保留了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古神系不受重视,绝大多数神话传说是围绕
以宙斯为首的古希腊众神,体现了古希腊当时从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特
点。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详细说一下中国上古神话:
一、中国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不像古希腊是氏族社会瓦解后形成奴隶制民主政
治,中国从氏族社会平安过渡到氏族奴隶主专政的宗法制地域国家,氏族贵族自然
蜕变为奴隶主阶级,氏族大家庭通过分封制的宗法血缘纽带而得到了巩固,一般人
不但自己要参加劳动,而且还要替统治阶级负担各种役赋,它们的权利和自由反而
遭到了进一步的限制,被牢牢地束缚在血缘家族中,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从氏族社会
向奴隶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那么发达的民间文娱活动的原因,也是为什么
中国在这个阶段不可能像古希腊那样产生那么发达的史诗、戏剧的原因,这也从一
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出现像"荷马史诗"、《神谱》那样的系统整理上古
神话传说的专著。
二、中国上古神话呈现出一种凌乱、残缺、简扼的特征不仅仅是由于缺乏有人对上
古神话传说进行专门的研究整理,而且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鲁迅曾经在《神话与
传说》一文中提出来:
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城,颇乏
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
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33]
这种观点从现在来看有它的局限性的,首先第一个观点实际上完全站不住脚的,因
为古希腊当时的环境来说比起中国当时的环境更加贫瘠,所以土地肥沃贫瘠与否并
不能决定一种神话是否能被完整流传下来,其次第二观点有它的一定道理存在,但
是其实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说最开始由于周朝推翻商朝后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西
周初年的统治者改革宗教思想,提出了"以德配添"、"敬德保民"的新观念,重德不
重神,"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34]。还有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证明这一
点,殷族本身有非常丰富的神话传说,由于西周统治者对于外族神话传说的破坏,
使得我们仅能从《山海经》中发现关于殷族天帝--帝俊的记载,其他典籍中没有发
现关于殷族天帝的记载。其次就是中国很早就有了史官这个职位了,史学的过早发
达使得大量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而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再次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重人
事而轻鬼神的风气越来越风行,直到儒家提出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
治理论以后对神话传说备加反对、贬斥和删改最终导致了神话传说的大量湮灭。
三、中国上古神话中大量的神话人物都是半人半兽的,比如女娲的人头蛇身(右图
为伏羲女娲像),西王母的豹尾虎齿[35],黄帝孙韩流的豕喙麟身[36],到后来神
话中神话人物的自然因素逐渐变少,变成了一种象征和标志,比如尧的"眉八彩,
参眸子"[37]正是圣王的一种标志,舜目重瞳是他的神性的一种表现,其动物象征
是重明鸟[38],禹在治水的时候有"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拾遗记》
卷二)则是禹之神力的外在标志。再以后出现的神仙基本上和一般人在形象上基本
上没有区别了,不过基本上众神仙总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坐骑,这大概算是从远古遗
留的一点痕迹吧。
四、《山海经·海经》的神话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属于所谓"远国异人"(刘秀
《上〈山海经〉表》语)的神话,这部分神话,记述了古代中国的四邻--海外海内
的许多奇奇怪怪的国家,如象什么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三身围、无
肠国、丈夫国、女子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单从这些国家的名字看,就已经
知道是神话传说,决不是现实生活所实有的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
面的,但是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多
民族的国家,同时当时中原接壤的四邻众多,在认识不深的情况下难免就产生了幻
想和夸大的情况,但是这种幻想是和现实的认识交杂在一起的,如《海外》诸经记
叔的肃慎国、三苗国、深目国、黑齿国等便是这种情况。二就是在战国时期由于有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海外寻仙之举,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和东南海外各国就有
了初步的海上来往,由于认识模糊因此在记录上被加以想象夸大,出现了无肠国、
一目国、三首国、不死国等神化的国家,从这些国家中我们很难找出古人对他们进
行夸大的现实根源。《山海经》中这些描述对后世文学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比如
清李汝珍的《镜花缘》就受到《山海经》中的这些"远国异人"很大的影响。
五、神话流传到封建社会初期也就是战国时代,出现了仙话[39]侵入神话的范围,
神话由于受到仙话的影响而仙话化。关于仙话的起源,闻一多在《神仙考》[40]一
文中考证说是源于西方羌族的火葬祈求升天的仪式[41],到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和战
国时代齐燕君主海外求仙相关的就是当时齐燕海滨流传的海外仙山的传说[42]。对
于仙话仔细考证一下《山海经》中相关的记载可以发现另外一件事实,在《海外南
经》有不死民;《大荒南经》有不死国;《海内经》有不死山;《大荒西经》有"
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这些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有仙话的影子,但
是和仙话中表达的一般人经过修炼服药后长生不死有着明显不同的就是这里记载的
都是那些人天生就是不死,其他人想学学不成的,可以说是仙话的影子,至于后来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的黄帝服食玉膏的神话和《淮南子·览冥篇》中记
载的"嫦娥奔月"[43]的神话已经是仙话和神话交流的典型例子了。从上面这些资料
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远古先民对长生不死的向往已经产生了
一些带有仙话影子的神话传说,至于到了战国时期为什么齐燕两国仙话那么发达,
和齐国源于羌族以及当时齐燕海滨流传的海外仙山的民间传说都有关联。事实上仙
话对中国神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历代大家一般把"神"、"仙"统称为"神仙"也表示
了这种影响,尤其是后来道教在中国扎下根基后,从道家众神上更是可以看出仙话
中体现的思想,这个可以从道教群仙首领--玉皇大帝[44]的来历以及后来在民间广
泛流传的八仙传说[45]上看出来。
三、东西方奇幻文学综述
众观从古希腊神话发展而来的西方奇幻文学以及从中国上古神话发展而来的东方奇
幻文学,可以发现两者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子,从一开始两者的源头神话传说就显示
出如此的不一样,以至于到后来两者可以算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形式。从这一
侧面也可以看出奇幻文学本身的包容性是何其大啊!我将从不同方面简单说一下自
己认为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
一、可以看出不管东西方奇幻文学的发展都和宗教神话的繁荣程度有一定程度的联
系。比如欧洲中世纪后期基督教黑暗统治的时候迎来了教会文学、骑士文学的飞速
发展,至于前期由于处于民族大迁徙阶段,只有史诗在这个阶段有很大的发展;中
国汉朝谶纬神学的盛行促使了志怪小说的初步发展,而六朝佛道大兴却带来了志怪
小说的繁荣;明朝推行"三教合一"思想的结果促使了神魔小说的产生和繁荣。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就是宗教的繁荣一定程度上都会带动奇幻文学的兴盛。
二、古希腊在公元前九世纪就有非常发达的游吟诗人,随后就出现了发达的戏剧、
诗歌等艺术形式,发达的民间娱乐加快了古希腊神话的文学化步伐,许多古希腊英
雄史诗、戏剧等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相比之下中国到宋朝才有专业的民间艺术
--说话的出现,民间娱乐发展缓慢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一直缺乏系统化、非常零碎的
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奇幻文学为什么很长时间内都是短篇形式,
三、欧洲从公元前到文艺复兴经历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古日尔曼民族为
首的蛮族形成的近代欧洲各国三次文化更替,而中国几千年来虽然不断受到各少数
民族的侵扰,但是文化上一直保持着持续性。欧洲文化的更替使得各个文化层之间
的文化形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比如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时候将神话传说和英雄冒
险夹杂在一起的文学特点和中世纪形成的基督教一神教色彩非常浓厚的英雄冒险为
主的文学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中国几千年来持续的发展使得不同时代的文学形
式产生了一种传递关系,而后代的文学往往能从前代找到影子,这一点从前面对《
西游记》的渊源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以及变文到话本到章回小说的传递关系也可以
看出来。
四、欧洲古希腊-罗马文化时候形成的神话人物拟人化以及中世纪基督教一神教影
响下,发展出来的对其他种族、其他思想强烈的排他性,而中国由于长时间的封建
君主集权制的影响下形成的神仙思想使得人神之间产生虽然对立却可以相互转化的
矛盾关系,这和西方的神仙拟人化却把人和神独立开来或者索性一神化在表达上有
着很大的差别。
五、西方奇幻文学选择的场景常常是和现实没有一定程度联系的异国他乡,而且常
常把妖怪和人对立起来对待,而东方奇幻文学一般来说都是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的,
即使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神仙鬼怪,也可以看作是现实人物的一种投影。可以一句
话来说对于西方奇幻,妖就是妖,人就是人,而对于东方奇幻,人可成为妖,而妖
也可以成为人。(这里的妖含义包括神仙鬼怪等一切拥有超越人的生物。)
六、西方奇幻中比较崇尚个人的力量,不喜欢借助外力,这点从西方创造的魔法纯
粹靠个人吟唱,即使有道具也仅是作为转化、储存个人的能量用的,而东方的法术
则常常要靠各种各样的道具,比如桃木剑、照妖镜等等的力量,这造成东方奇幻中
常常描写名目繁多的法宝而成为一大特色。
七、西方奇幻中比较崇尚个人冒险精神,不管是英雄史诗还是骑士文学等等都常常
强调一个英雄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探险,而东方奇幻在很大程度长叙述一个人
如何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产生了某种奇遇,至于环境反到是不在乎是不是陌生的。
这造成了西方奇幻的雄奇和东方奇幻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