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石塘
“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所指称的,就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中两种最常见的、出露水面的地貌景观类型 :“灰沙岛”和“环礁”。
灰沙岛是海洋岛,它由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骨骼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残骸堆积而成,也叫珊瑚岛,与大陆没有任何关系。
灰沙岛即使在高潮时也能露出水面,而其他珊瑚礁在高潮时则被淹没在水下。因此,灰沙岛不需人工填高就能供人类生存,是珊瑚群岛中最有价值的岛。但南沙群岛中的十几个灰沙岛,除了主岛太平岛被我国台湾掌握之外,其余全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所非法侵占。
灰沙岛既然是由被风浪打碎的珊瑚残骸堆积而成,就不会很高——往往仅高出海面数米,呈低平延展状。我们的祖先在西沙群岛的海域中航行时,在碧海蓝天下看到这种连绵不尽的灰沙岛,称之为“千里长沙”,不是很形象贴切吗?
如果说灰沙岛已是我国领土中很独特的一部分,那么,“环礁”就更独特了。它也是由珊瑚虫构建而成,但形状是环状。
南海诸岛除极个别岛外,其余全是由珊瑚残骸堆积而成的珊瑚岛。所谓南海诸岛,指的是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珊瑚群岛,简称“四沙”。要理解“四沙”,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环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营造的。珊瑚虫用它的身体垒成珊瑚礁,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这些小虫子可以将珊瑚礁垒成环状?
有一种解释是:因为珊瑚虫只能生活在海水里,待生长到海面附近时,就不能继续向上生长,便向四周扩散,并将相邻的礁体连成一个广阔的、以海水低潮为上限的珊瑚礁平台。平台的四周因为面对风浪,水体交换活跃,养料丰富,珊瑚生长速度快。再加上平台外围的风浪将珊瑚碎屑从海里推到珊瑚礁上时,也使这些碎屑堆积在外缘,便慢慢形成了一圈高于平台内部、看起来像是堤坝的外环。由环围起来的低洼部分,是一个与大海相对分隔开的浅水湖,这种湖被称为潟湖。
“四沙”中的大多数都是由这种环礁组成的。可以说,环礁是“四沙”景观的基础,其他景观都由环礁演变而成。
但不要把环礁理解得很小,以为就像池塘一样,不是的。“四沙”中有的环礁很大,称得上巨型环礁,就像我们祖先所说的“万里石塘”。
环礁比灰沙岛更美。凡是环礁,都会因外缘高起的“环”不断迎击风浪而激起一片浪花,这种景观被称为“浪花带”。远望环礁,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圈白浪翻滚的“浪花带”。待接近环礁后,看到的却是一个被“浪花带”围绕在内的风平浪静的潟湖。潟湖水浅,水色与环礁外的大海截然不同,偏绿或偏黄,有时像翡翠,环礁因此成为热带海洋中十分独特的美景。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5期,有删改)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