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明代石塔雁阵塔重建 20名老人当义工

 屹立在莆田涵江区雁阵山上的明代石塔雁阵塔,百年来为往来的航船照明护航。抗战年代,由于目标明显,石塔被炸毁。从此,重建雁阵塔成为涵江鳌山村几代人的心愿。几年前,村里20位老人成立建塔理事会,他们筹款集资,去年终于把建塔提上日程。时隔一年,新塔即将完工,可老人们却有可能背上巨债。

 ·

 沿着弯曲的公路上山,耳边传来机器切割石块的轰鸣声。石材尽头,一座白色的石塔映入眼帘。石塔尚未完工,周围支着安全架,顶上三层罩着绿色安全网。

 牵头建塔的雁阵宫董事会董事长龚振秋说,新雁阵塔按照雁阵塔原来的模样重建,为七层八角塔。邀请福建省古建筑设计专家做设计,总高度38.8米,底层直径12米,内为空框,外用特大条石、石雕栏杆砌成,具有抗台风、防震、避雷的功能。如今只剩塔顶还未建好。按照设计,塔顶将设一个葫芦,配上照明灯,仍作为灯塔。站在塔上可看到整个涵江,还能看到江口和北高。

 “新塔预计今年5月份封顶,7月份竣工。”龚振秋说,他们还规划在新塔周围建6座休闲亭和一座山门,立一座妈祖石雕像,再配上绿化和停车场,成为旅游风景区,将向群众免费开放。

 为节省开支老人们当义务工

 雁阵宫建塔理事会成员黄玉森手上有一份明细账,记录着群众捐的每一笔数额。他在新塔附近的雁阵宫前支起“红榜”作为公示。

 黄玉森说,筹建新雁阵塔资金全部是民间集资,目前***收到550人次的捐款,捐款额500多万元。捐款人有华侨,有企业家,还有普通农民。

 但是随着建材和工人工资的上涨,建塔的成本已远远超出他们此前的预算。“按照原来的预算,造价约为800万元人民币,现在看来要花1200万元。”龚振秋说,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敢请监工。20位老人每天2人值班,监督安全质量,不敢多请工人,老人们自己一趟趟把石料运到雁阵山。这些老人平均年龄65岁,年纪最大的已80岁,都是义务工。

 龚振秋发愁地说,目前资金存在很大缺口,建完新雁阵塔,他们可能得背上巨债。

 □相关链接

 雁阵山位于涵江侨乡鳌山村,地处海拔约60米的东海之滨,是囊山余脉的丘陵地。它东面临海,是木

 兰溪入海之处。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雁阵宫里保存着唯一一张昔日雁阵塔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