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小学问爱情中的奇妙数字“37”
数学家怎么对待爱情?
在1949年,美国数学家Merrill M. Flood (弗勒德) 就发现,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下,你找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决策:你找TA,就是拒绝了其他的人,就是认定眼前的这个家伙,比你之前遇到的都要更温柔、更体贴、更善良、更爱你;同时,你也认定,这辈子,你再也遇不到一个比这个家伙更好的人了。?
所以,你其实要做一个决策,找出所有追求你的人中,最好的那个。
就像很多人说:亲爱的,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或者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是这个道理。
好,那弗勒德认为,谈恋爱如果可以简化成这个模型,那不就是求一个最优决策解的数学问题了吗?找最优决策,数学家就很擅长。
弗勒德的这个题目,整整11年,都没人解答出来。直到1960年,美国数学爱好者 马丁·加德纳, 简化了弗勒德的提问。
新的模型是这样的:如果你要聘请一名秘书,有x个应聘者。你每次只能面试一个人,并且面试后要立即决定是否聘请他。请问,你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保证选到最合适的人?
马丁·加德纳 通过一个很复杂的方程,得出了结论:答案是神秘的37%。
37%的应用:
数学家们认为,这个37%的最优决策解,在很多领域中都适用。
比如,掉转头来,你明年大学毕业,正在投简历,或者是在找实习;有很多家给你发了offer,你该接受哪一家呢?
四大会计公司很好,或者去这家创业公司也不错,但一旦决定了就要签三方合同;如果有更好 的外企要我怎么办?我岂不是要赔钱?
那就可以用37%的原则来解决了。从9月招聘季开始,到明年3月大部分招聘结束,大概有6个月的时间;而你估计,大概不同类型公司发offer的日期是错开的。那你在最开始的2个多月时间,就最好按兵不动;看看你大概能收到什么工资的offer;因为头两个多月,在时间长度上,正好是6个月的37%。
从2个半月之后开始,你就可以抓住机会了。不要再特别乐观地觉得,哎呀,还有3个半月,还早嘛,再等等,说不定彩虹总在风雨后呢? 别,风雨之后也有可能是暴风雨。
这时候,应该就有同学问,但是现实世界中,公司发offer基本上都集中在11月呀;可能一个礼拜就会收到5、6封邀请,那怎么办呢?其实也好办,找个数学系的同学,请他帮忙给不同月份标上不同权重,原理都是一样的。
类似的,对于那些已经上班了的同学;就可以将37%准则用在自己投资的领域。比如准备1年内买房,那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真的要准备拍板了呢?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
爱情与37的关系:
好了,我们回到找男女朋友的问题上来。37%的原则,该怎么用呢?
有人觉得是这样的。他说,第一步,我们要先算好,自己这辈子想要多少岁结婚?比如30岁,生活已经很稳定。
第二步,再想想,作为一个对感情认真、负责任的你,你大概需要多久时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合适呢?比如 半年。 分手后,大概又需要半年的疗伤期。
那好的,你今年22岁,还剩下8年时间,最多可能约会8个人。那你就可以计算了,8个人的37%是3点多,也就是说前3个约会对象,不要急着海誓山盟。从第4个人开始,如果碰到比前面 3人都好的,那就赶紧抓住,这就是你的Mr 或者 Mrs Right。
等等,这么讲,是不是怪怪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点恶心?
你怎么能把爱情跟买房子相提并论呢?而且什么叫做前三人不要海誓山盟,是说要随便 玩玩吗?这不是在教我们花心吗?
喇,公布正确答案。刚才的这个理解,就是没有真正理解37%原则。你看,有什么问题哈:,?
第一,8个人的样本实在太小,误差比较大,很可能前3人中就有你的真命天子。
第二,我们爱情与拿offer的最大区别,就是拿offer是半年内的短期决策;但是伴侣的选择呢,不仅是主观的,而且是一段漫长的长征,可能长达10年。
很可能在这10年过程中,我们的爱情观发生了变化。从前喜欢的类型,长大后不喜欢了;从鲜肉控变成了大叔控,从关注个性变成了关注对方的涵养。
那你判断的标准都变化了,结果当然就不再准确咯。
第三,稍微阴暗一点。工作的offer拒了就拒了,但爱情是可以吃回头草的嘛。
小结一下,刚才的误差有两个原因:选择时间太长、爱情观变化;样本太小,误差太大。
那,选择时间短、样本大的场景,在爱情世界中,有吗?
有的。相亲问题。当你决定通过相亲,来寻找伴侣。你决定跟每个人只通过一餐饭,或者在婚恋公司面对面坐上20分钟,来判定对方是否合适。那就完美适用于37%准则。
又或者,想象一下,自己站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眼前是一个个男嘉宾。你如果特别喜欢一个男嘉宾,那就要尽早为他按下特别按钮,确保你能进入和他对话的环节。如果按得太晚,你很可能被别人抢先;但如果按得太早,暧,说不定他的视频播放完了后,你突然不喜欢他了呢?或者你会不会犹豫,在这个男嘉宾之后,有没有更好的人?
怎么办?37%准则。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然后前37%的男嘉宾,除非真的有白马王子,那就别留灯。从37%之后再开始选择。
总结:
就是有人,总在爱情中踟蹰不前,觉得不想将就,所以A也不选,B也不要。这么做,看上去确实负责,但其实最过鲁莽。
都已经2017年了,没有人会说一定要把结婚当成恋爱的唯一标准。当你犹豫,不知道是否该接受眼前这个人时,不妨跨出一步,多给双方一点机会,一起约会、吃饭、聊天。不要怕给对方错误的信号,大家都是成年人。
只有在动态的互动中,你才能想得通,TA是否是你真正喜欢的对象。
而且呀,你一直都不选,那你的爱情37%实验中,样本可是大大少於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