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为相翻译及原文
《田子为相》的原文和翻译如下:
1、原文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财也。可持还之于官。子不能决,请吏治之。吏曰:为相三年,不食乎?遂还金而辞相位去。
2、翻译
田子当宰相,三年后退职回家,把得到的金子放在托盘里送给母亲。母亲问: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田子回答说:这是我当宰相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你难道不吃东西吗?像这样去官返乡,不是我该得到的财物。可以把金子退还给官府。
田子不能拿定主意,请求官吏来处理这件事。官吏说:为相三年,你吃什么?于是把金子退还给田子就走了。
《田子为相》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德行比财富更重要:田子的母亲在故事中明确表示,她不希望田子用这种方式获得财富,因为这违背了他们作为官员应有的道德和责任。她强调,真正的财富应该通过诚实劳动和公正的官府行为获得,而不是通过非法或不公正的手段。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道德和品格,不要为了获得财富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2、官员应尽职尽责:田子作为宰相,他的职责是服务人民,维护公正和秩序。然而,他在三年时间里并没有实际为人民服务,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金子。这表明他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维护公正和秩序。
3、不能以权谋私:田子作为宰相,他有权力和地位,但他不能用这些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然而,他在三年时间里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金子。这表明他并没有正确地使用他的权力和地位。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以权谋私,而应该用我们的权利和地位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