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几个本周发生的比较容易点评的新闻,并请告诉我从哪些方面点评(钓鱼岛事件除外) 万分感谢!!!
本周点评关键词:不同意
“我愿意天天步行上班啊,但就怕我的秘书和司机不同意。”—河南省开展公***机构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号召4.5万余家公***机构、520余万名公务员出行不开车。当日步行上班的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表示,“从城东路的家里步行到单位,用了半个小时,感觉很舒服。”
令人不解的是,到底是领导权力大,还是秘书、司机的权力大?谁听谁的?谁才有决定权?从权力逻辑上说,根本讲不通的。如果我是领导,我执意要步行,我不信秘书司机敢硬拉我上车。是司机怕没车开了要下岗?还是秘书比领导还过度依赖公车?
关键词:该死
“建筑工地发生死亡事故是很正常的事,每年国家都对建筑工地规定死亡指标,100亿产值死5个人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郑州市建筑工地一年死几十个人都在合理范围内。”—河南省郑州市建设安全监督站综合科科长鲁大志在陪同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建筑工人,在工地死了,该死!流行一点的说法是,如果我是记者,我会问鲁科长:“你们家有孩子有亲戚在做建筑工人吗?如果他们不幸成为‘合理’死亡的牺牲者,你还能这么坦然地如此表态吗?”
关键词:全民免费
“我不明白的是,官员坐高级车,大吃大喝,一夜花几千块钱,这些大家都像是默认了,而且,如果盖一栋楼,修一条路,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建起来了,也许还没争议,为什么要对全民免费医疗有意见呢?”
—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这样表示。
对当地全民免费医疗的意见,更多的是种担忧。他走了,他的继任者能够继续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吗?民众的心态,用“煮熟的鸭子怕飞了”更为贴切。
关键词:到哪个账
“拜托黄董说得再明白一点:第一,到哪个账了?第二,怎么到的?第三,啥时候到的?千万别说余公民热泪盈眶地拎着密码箱,直奔灾区而去,收据都没要一个。也别说贵公司专门为此单独设立了一个账户,啥时要用啥时用。诸如此类的说法,恐怕都是难以服众的。”—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董事长黄育海发表谈话称余秋雨公民所捐20万善款“当然到账了”,而且“确实是余秋雨的”。易中天追问说。
秋雨老师有没有捐款,很容易的事给弄复杂了,拿出所捐款接收单位的收据不就得了。用得着秋雨老师义愤填膺地撰写博文表示几个人想“整”他吗?博文反击反而激起了更多的质疑,还要麻烦黄董出来,空口无凭的说账到了,谁信呢!
关键词:城乡差距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比较高,城乡收入比是3.31。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只有2.79。从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来看,去年城镇地区达到59.3台,比农村地区高10倍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于6月15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教授在演讲中表示。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还要拿来反复说。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专家知道,官员知道,我们也知道,却都无动于衷,这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