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选择必要的,然后热爱它

《当尼采哭泣》,书的名字本身就具备着吸引力,哲学家尼采、尼采的哭泣,读者很容易就会先行把尼采设定为一个非凡的人,而这个非凡的人平凡的哭泣,和普通人的哭泣有着怎样的不同,必然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

心理学加哲学

作者欧文·亚隆是一名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存在主义关乎哲学,和心理学碰撞结合,作者将这种结合撰写成小说,便有了心理学小说《当尼采哭泣》。这样的作品无疑有着专业的哲学和心理学知识支撑,但无需害怕,作为小说,本身没有大量专业词汇的堆集,读起来并不艰涩。同时心理学直接关乎微观的个人内心,人与人的内心,再不同,都有着***性,相信读者都能在阅读中,寻找灵魂的碰撞。

小说故事线非常清晰,尼采的朋友莎乐美找到医生布雷尔,希望布雷尔在尼采未知莎乐美寻求医生的情况下,为尼采提供治疗——谈话治疗。在初次的接触后,尼采拒绝了布雷尔的治疗,但布雷尔仍希望为尼采治疗,因而布雷尔采取了策略:将自己伪装成病人,和尼采进行一场交易,二人相互作为对方的医生,也相互作为对方的患者,彼此相互治疗。

在看这本书之前,有必要了解一点点“存在主义”哲学的东西,这是作者讲述这个治疗故事的核心。书中没有什么主义、什么哲学的话语,但是贯穿了存在主义的思想。我对存在主义的较浅显理解是:成为你的存在,打破外在的道德、规范等的束缚,不受美德的要求,完全从自己内心出发,去生活去追求,去完成自己。了解了这一点,书就读懂了一半了,另一半,得随着找寻尼采哭泣的原因来去懂。

医生和教授

医生和教授的角色,一个救死扶伤,一个授业解惑,在书里,作者竟然找出了二者对立的点:布雷尔和尼采就着病人将死是否告知的问题上,站到了对立面。一方旨在尽量不告知而让病人能不加心理负担地度过余生,一方旨在让人能掌握自身死亡方式的权利。一方在卸除别人的负担,除去病痛,而一方作为教授在校内不断地给他的学生以学业的负担,所以谁更高贵?谁更具奉献?谁站在正确的那一头?

作者塑造着这一对的对立的角色,对立、对质是布雷尔和尼采在治疗过程中的常态,碰撞产生火花,心灵碰撞而生的思想的火花很美,必然能燃烧到每个认真读这一本书的读者的心中。

布雷尔医生是维也纳的知名医生,享誉国内外,四十岁的年纪,成就满满,事业有成。家中热闹,有着五个孩子,相伴的妻子是维也纳最美的女人。毫无疑问,布雷尔处于众人眼中的人生巅峰。尼采,本是教授,但因病痛——布雷尔诊断出的偏头痛,不再能在学校里将自身的思想燃烧到一个个学生上。书中的尼采是事实上的一无所有:没有家庭、没有事业、没有社会地位、作品仅有寥寥几个读者。这种差异恰好成了二者能相互治疗的基础——彼此有着对方没有的东西。

书名是《当尼采哭泣》,但是书中绝大部分大部分内容反而聚焦在尼采对布雷尔的治疗,布雷尔提供的治疗仅穿插在其中,这样的安排,自然有着作者的原因。

责任、孤独、束缚与自由

犹太族在长久的历史中常遭迫害,加之其人数相对的不足,因此犹太人之间必须团结一致,而团结意味着个人的牺牲。他们有着***同的目标——生存、发展、强大,这种统一性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具备的。像日本人害怕给人带来麻烦,是出于社会的力量。接触的人,接触的思想里面都是不能给人带来麻烦,活在其中,这种规范慢慢就在每个人心中扎了根,人便在平常约束着自己。

布雷尔是犹太人,他生长在的犹太社会需要发展起来才能抵御外敌,这种进取的力量是大多数人所具备的,父母朋友都有着对美好未来的信念,所以奋斗着,所以布雷尔自小就被他所生活的环境告知:要学习、要成长、要成就事业、要娶妻生子、要成功。

但是作为一个人的布雷尔,他真正要的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在按照别人规定好的所谓进取获得成功的路子走后,布雷尔在这种规定中是成功了,但是他已经逐渐走向衰老。布雷尔站在人生最巅峰,开始不再能往上爬,而社会仍然是发展进步的,要求着每一个人要努力,要奋斗,要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人到这个中年,还怎么跟随着别人的期许去奋进和更成功?

这种焦虑与年轻人志气满满脱离学习步入社会,撞得头破血流,苦不堪言,惊呼社会内卷,看不见未来能有多成功时类似,但中年的焦虑只会更甚,因为不再年轻,未来的可能正在被时间的不停留无情剥夺。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一生的血,儿子最后业有所成,无需他再卖血了,他也老了,血卖不出去。算是到了头,卖血、艰苦的日子到了头,为何许三观最后却郁郁不欢?卖血一是为了担起养家的责任,二是为了能担起责任而具备活着的意义,二者皆不存在时,活着的人可不就得成了活死人?

焦虑和性欲驱使,使得布雷尔想要逃离家庭,逃离仍然美貌的妻子,寻找一个无忧避风港,于是精神出轨到了他的病人贝莎。贝莎,年轻小鸟依人的模样,足以使布雷尔忘却一切的负担,但贝莎的歇斯底里症发作而胡说怀了布雷尔的孩子,使布雷尔在妻子的要求下,不得不转介让其他医生为贝莎提供治疗。事情让布雷尔更加把焦虑和绝望视为家庭所致。

作者给布雷尔这个角色很多东西,很多的成就,很多的责任和负担。相反给了尼采很少:没有成就、事业、家庭和地位,空有自由和孤独。如果将尼采视为超人般的存在,那布雷尔就是普通人的存在,是和我们大多数人一般的存在。

我们和布雷尔一样,要学习、要工作、要奋斗、要进取,却忘记了许多问题:为了什么?为了家人?为了成功?为了家人是不是因为这是家人对我们的可能的期许,只有达到了我们才能活的安心?为了成功,这个成功是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获得财富和地位?布雷尔如此成功,却仍然在焦虑中又是为什么?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文墨着重在尼采对布雷尔的治疗也就不足为奇,作者传达的价值观,或者说作者在心理治疗上的基本方法就是——促使个人成为自己的存在。那么,治疗就不再是对布雷尔一个人的治疗,是对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治疗。

作者安排尼采这个超人,他超脱责任、规范、道德,藐视权威,于是能给自认为陷入责任泥潭里的布雷尔提供治疗:“责任?责任可以取代你珍爱自己的优先性吗?责任可以取代你本身不受限制的自由探索?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那‘责任’不过是为了你的自我放大而利用他人的婉转说法罢了。”

尼采指引布雷尔去放弃,放弃事业、放弃家庭、毁掉婚姻、结束过去的一切人际关系,放弃的同时去获得,获得不再负重前行、不再需要回应学界的期望、不再感到束缚,获得自由!

尼采那句:“人性的,太人性的”,无非就是在说,人性,在周遭环境和人的影响下,必然的束缚让每个个人都不得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走,只有随着浪潮而涌动。人性,就是不自由。

近处和远处

如果生命是无限的,人在当中进行一辈子的无限循环,每一次都面对一样的事情和人,每一次都采取一样的选择和解决方式,那你当下会怎么选择?几乎每个人,都是在走着前人走过的路,无论怎么走,都有人是这样走过的。从远处来看现下的自己,一切都有可能豁然开朗,悲惨将不再那么悲惨。

布雷尔在尼采指引下去尝试抛弃一切,不过作者没有真的让布雷尔抛弃,而是巧妙地让布雷尔的学生弗洛伊德运用催眠治疗,让布雷尔在梦中抛弃一切。在远处——抛弃一切后,看自己,看拥有一切的自己时,布雷尔才愕然地发现,他害怕自由,甚至想要背叛自由,因为抛弃一切之后,自己就陷入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自由的同时,是无尽的孤独。

原来的责任、负担和束缚,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它们看成了负担,实际上未必就是负担的存在。

布雷尔在幡然醒悟之时,明白了一点:“我知道了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选择,是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往往是出于必要,但却痛恨作出选择所付出的代价,而没有首先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从远处看自己,从高山上看山脚下的自己,那微弱的一个人,一个黑点,这么小,哪儿有那么大的负担和焦虑;试想从几十年后,或者只是一年后,看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苦恼有多少是自己认为的?有多少是出乎意料伴着时间就消失的?

困难、负担、束缚,真是有趣,从远处来看,它们要么微小、虚假,要么必然会结束。

你和你的存在

人性的,太人性的。这句书中的尼采的话语,到底让作者给贯穿了始终,成为尼采哭泣的原因。

尼采治愈了布雷尔,让他看向自己的存在,去找到了自己焦虑和绝望的真正原因——衰老和死亡。布雷尔,在明白并非家庭、妻儿等使他想逃离后,转身而拥他所具备的一切。

尼采,超人般的存在,但始终还是一个人。看布雷尔心病已愈,能拥抱他所拥有的,尼采突然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还要孤独,且害怕孤独,曾经自己将孤独作为力量来帮助前行,最终却发现,自己没有成为自己的存在,没有去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需要——朋友和爱的需要。过去四十年里,自己陷入的绝望竟然是自己造成的,而且从来不愿意去承认,终于在布雷尔的影响和谈话治疗中,诚实地面对了自己,将积压的孤独情绪全部释放,获得了他真正的自由。

尼采的泪水,便是源于对自己人性的认知,源自长久困惑后的突然醒悟所带来的感动,以及醒悟后豁然、看见光明的有力感。

作者在全然的独立自我和全然靠社会推着走这两种状态之间,找到了一个中间点。超人般的尼采都无法完全脱离作为一个人的需要,所以作者在“成为你的存在”加上了一个限定条件——在社会中、在人群中,成为你的存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平衡点,选择所必要的。

在遵从内心之时,选择必要的,然后热爱所选择的,或许就是作者在《当尼采哭泣》里传达的最终价值观,或许这也是人得以活得长久愉悦的唯一方式。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 无物永驻 ,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