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种族和性别问题交织在一起的青年电影

自皮克斯动画电影《变红》于3月在Disney+上线以来,许多观众都对这只毛茸茸的小熊猫着迷。短短一周,其形象在中国社交网络上成功“脱圈”。

《变形记》之所以在中国被讨论得如此之高,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多美诗是一位中国女性。她曾因讨论中国亲子关系的动画短片《宝宝宝宝》获得奥斯卡奖。

作为石智宇的处女作,《青春变形记》以2002年为背景,讲述了居住在多伦多的中国女孩小美醒来后发现自己是一只小熊猫的故事。除了加入了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影片还充满了怀旧情绪,很容易让成年观众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期。

《变形记》并不是第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美国动画片。1998的《花木兰》和2005年的《《功夫熊猫》》都取得了全球成功。与这两部将中国文化展示为“奇观”的作品不同,《变形记》关注的是中国的家庭关系。全片围绕小美与母亲的矛盾展开,讲述了一个在民族与性别问题交织中,几乎可以作为文化研究范本的成长故事。

毋庸置疑,《青春变形记》是一部地道的成长片,它的英文名“TurningRed”可以直译为“变红”,可以理解为小美因为家族遗传,到了一定年纪会变成小熊猫,也可以理解为她的初潮。

影片开头,小美出场时做了自我介绍。她是一个典型的处处要求完美移民家庭的小女孩。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意识到,完美的背后,小美也有叛逆的一面。她和三个好姐妹都是男团4TOWN的粉丝,梦想着有一天能看偶像演唱会。

有一天,小美意外地发现自己开始对男生产生了朦胧的欲望,她画出了自己的幻想。结果她妈妈一看,大吵大闹。小梅觉得很丢脸...第二天早上,她变成了一只小熊猫。更神奇的是,这种“疏离”竟然来自于她母亲家族的传统。

13岁的小美,原本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她接受不了自己身体的变化,觉得自己变成了野兽,害怕别人知道,只好躲起来。一开始我妈以为小美是“初潮”来了。只有当她发现了小熊猫,她才不得不揭开这个家庭的秘密。最后,她还不忘补充一句:小美必须在满月当天参加仪式,并封印“熊猫”,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影片看似充满奇幻色彩,实则反映了很多女孩成长的真实情况。进入青春期后,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女生抑制不住内心对性的好奇。这个过程和小美的困境是一致的,但影片用“变成熊猫”这个桥段强化了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小美家有“变熊猫”的传统,是因为老祖宗心怡,在没有男性保护的情况下,下了一个保护她族人的咒语。这个咒语由女性传给男性,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中的女性对此保密,认为压制“熊猫”是正确的选择。

影片多次解释过,“小熊猫”只有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这是一件坏事,很难控制。可见,人们对“小熊猫”态度的转变与男权文化中的“厌女”传统密切相关。

所谓的“小熊猫”不仅象征着女性的力量,也代表着人们对它的恐惧。好在小美在朋友的鼓励下逐渐接受了自己的身体,决定放弃仪式,和自己的“小熊猫”好好相处。

影片最后,小美和妈妈和好了。原来她妈妈也有叛逆的一面,为了嫁给爸爸,不惜和奶奶对抗。在欣怡的幻境中,小美发现了少女时代的母亲,他们最终形成了女性双性同体。小美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证明了自己有很强的控制力,也展现了新一代女性的接受度。

小美的中国身份是本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点。影片细腻地展现了小美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确立自我身份。起初,小美对自己的变化感到自卑,想避开所有人。是三个好朋友接纳了她,给了她重返校园的勇气。

让小美没想到的是,当她能成为“小熊猫”的秘密被泄露后,她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比起什么都完美的学霸,十几岁的少男少女更喜欢一只巨大的可爱小熊。不仅如此,小美还凭借自身优势开发了一系列与“小熊猫”相关的“周边”卖给同学,并在短时间内抬高了购买演唱会门票的成本。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小美经历了一个从为自己的身材感到羞耻到自信的过程,开始拥抱代表西方的“商业文明”。其实,正是多伦多这座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让小美的“异化”被大家理解和喜爱,也让她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骄傲。虽然这个设定可以说是人为制造的“乌托邦”,但也给出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处理矛盾和分歧的温暖方案。

此外,家庭关系显然也是石之瑜导演探讨的一个“母题”。她之前的作品《宝宝》讲述了一个中国母亲的故事。当她发现自己养大的包子孩子要离开自己的时候,她选择了忍气吞声。

小梅是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她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愿意把业余时间奉献给家庙。但是奶奶和妈妈要求小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让她很痛苦。影片一开始,她许下了做自己的愿望,到最后,她反叛了上一代,真的长大了。

《青春的变形记》借助可爱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朴素的普世价值观,并试图对中国人的人情伦理进行深度挖掘。虽然简单,却是后全球化时代令人欣慰的寓言。它告诉我们,身份的隔阂最终可以被爱理解和化解。

林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