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说下<巨人传>写的是什么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小说中提出“依愿行事”的口号,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充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书中塑造了高康大、庞大固埃等力大无穷、知识渊博、宽宏大量、热爱和平的巨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文艺兴复时期新兴阶级的歌颂。本书横扫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雅俗***赏的清新空气。拉伯雷《巨人传 》从它出版之日起,便以其神话般的人物,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有时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广大读者的厚爱,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这决不是一不纯粹的搞笑的作品。正如作者开宗明义所指出的,这部作品虽然表面看来“无非是笑谈,游戏文学,胡说八道”,但它在有关“宗教”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方面,却“显示出极其高深的哲理和惊人的奥妙”。

小说本身便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不仅显示出作者学识的渊博,更体现了作品的贯穿思想:“使人的灵魂充满真理、知识和学问。”从开卷卡冈都亚降生式的喊声“喝呀!喝呀!”,到篇末“神瓶”发出的“喝呀!”的谕示,都强烈地表达了要挣脱精神枷锁,追求新思想和新知识的热切愿望。

小说的主人公、父子两代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的古埃都都具有超乎寻常的体魄和力量,在他们身上,拉伯雷不仅表现了人的价值和伟大,更着重强调了人文之于教育重要作用。卡冈都亚两次受教育的情节与以明显。他原本聪慧过人,但几十年的经院教育却要把它变成呆头呆脑,糊里糊涂,只有在改为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之后才变成名副其实的“巨人”。这当中所体现的不拘一格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小说中的特来美修道院是拉伯雷想象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国。这座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创立修道院的约翰修士则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大的落花流水。这个形象和中世纪的精神贵族僧侣阶层迥然不同,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人情”标准形象。

《巨人传 》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其荒诞不经得夸张描写中所透显出来的绝妙的讽刺、幽默和极为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特色来源于拉伯雷对民间文学传统的出色继承和改造。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这部作品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拉伯雷(1495-1553)是法国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出身于律师家庭,当过修士、医生、学识非常渊博,对哲学、神学、医学、法律、数学、几何、天文、地理、植物、考古、音乐、绘画、民歌都有研究,提出了大脑、神经、肌肉之间的联系,是植物雌雄性别的第一个发现者。他一生只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巨人传》,但就是这一部作品使他成为16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 杜雷(1832-1883)不仅是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也被公认为数百年来最优秀的插画家。他曾为《圣经》、《神曲》、《失乐园》等许多世界闻名的巨著画过插图,生动再现了原著的风貌,被世人誉为“只上最伟大的文图绝配”。杜雷作品如“漂浮在梦幻中”的辉煌风格非常适合这些经典名著。它们作为精品,一直流传至今。

作品简评

《巨人传》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卡冈都亚出生时要喝17913头母牛的奶,他的衣服要用几万尺布,他胖得有十八层下巴,他把巴黎圣母院的大钟摘下来当马铃铛,他的一泡尿淹死了260416人。这些描写充满幽默,人物和事物不仅有象征意义,而且有讽刺意味。两个巨人国王象征文艺复兴精神,约翰修士象征热爱行动,巴汝奇是狡猾的写照;而卡冈都亚的含义是大嗓门,巴汝奇的希腊文是狡黠或无所不能,至于封斋国、胖子国等一望而知包含着讽刺。拉伯雷认为“笑是人的本质”。他借鉴了中世纪的闹剧、小故事诗的传统,其中既有高雅的滑稽,也有粗俗的嘲笑,正如雨果所说:“他的哄然大笑是精神的深渊之一。”

拉伯雷在前言中指出:“在这本书里你将找到特别高妙的风味,异样奥博的教义,极其高深的圣言古训和令人惊惧的秘宗妙谛,无论关于我们的宗教,还是关于政治或经济生活。”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令人发噱的滑稽小说,而且是一部内容广泛,立意深远的政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