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桂的英雄事迹
春节前夕,一位军旅词作家获悉陈大桂夫妇的英雄壮举后含泪创作一首《为你送行》,迅速在巴山蜀水、军营内外唱响——
“一束白花为你送行,泪眼蒙眬中又看见你的身影,你那短暂一生就像一道彩虹,你用青春奉献人民,用生命书写忠诚……”
捐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6岁的第二炮兵某旅羌族排长陈大桂、27岁的藏族教师杨欢这对“羌藏连理”,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面前演绎出大爱绝唱,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200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陈大桂“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英雄离去的痛
2008年5月12日,回老家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陈山村休假的陈大桂和杨欢,请人整修房屋,准备按当地风俗补办婚宴。
本来很平常的婚事,大桂和杨欢却盼了两年多——
2007年3月,大桂的结婚休假报告刚批下来,新兵专业理论集训和实装操作训练开始了。杨欢在电话那头鼓励他:“工作的事要紧,我不急。”
同年7月,杨欢放暑假,可大桂要到某武器生产厂家执行装备开箱检查测试任务。
8月,大桂回到部队后又带队去西北某地参加导弹发射任务。在家里苦苦等待的杨欢,终于盼来电话:“实在对不起……”“你不常说,羌鹰总是飞得又高又远吗?”杨欢乐呵呵劝大桂,“把任务完成好再说。”
大桂的任务一个接一个。2007年9月29日,杨欢高高兴兴地来到部队,准备与大桂在国庆节结婚。当晚,大桂又接到通知:30日一早赴京进行科研资料的编写审定。结果,杨欢从2000公里外辗转30多个小时来到部队,待了不到一天,就无奈地离开了……
终于等到2008年1月,杨欢不畏冰雪阻隔,辗转千里而来,参加了部队举行的集体婚礼。
他们本打算2008年5月15日在老家补办婚宴。然而,谁也没想到,5月12日14时28分,大山发出隆隆巨响,大地开始剧烈抖动。
“地震了!快跑——”听着犹如千军万马咆哮的声音,看着山崩地裂的惨状,村民们惊慌失措。
大桂临危不乱,迅速环顾四周,发现西南方向的山体没有发生滑坡,立即把手一挥向大家喊道:“快,快向那边跑!”
跑了10多米,一条宽约1.2米、深约1.5米的水沟挡住大家的逃生之路。这条平常算不上什么障碍的水沟,地动山摇时,却成了村民们难以跨越的生死线。陈大桂站在水沟旁边,首先抓住距离自己最近的村民桂正国的衣服,连推带拽将他一把推到沟对面。
此刻,陈大桂家人还挤在人群后面。杨欢搀扶着奶奶,拉着另一位上了年纪的乡亲,艰难地向前奔走。与她在一起的婆婆哭喊着:“大桂,大桂!快,快!”
时间就是生命。陈大桂顾不上家人,一个接一个将身边的村民推到沟对面,不少获救的村民边跑边喊:“快!大桂,你也快跑!”
就在这一刻,急速滑动的山体发出隆隆的怪叫声,巨大的泥石流猛扑过来。陈大桂一家5口和另外4位村民被吞没了,杨欢被吞没了,陈大桂被吞没了……
经年岁月,能够检验人格操守的高下;瞬间举止,却是整个生命素质的积淀迸发。陈大桂带兵3年,用一次次“生命迸发”,塑造出一个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当代革命军人形象——
2006年春,部队驻地发生森林大火,陈大桂奉命带领官兵赶赴火场。二班战士刘清华被困在火中,左冲右突,难以突围,最后因缺氧窒息,晕倒在火海中。危急时刻,陈大桂拿出水壶,泼湿迷彩服,冒险冲进火场,把小刘背到安全地带……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大桂主动请缨,带领五班长阮关云和战士高新伟匆匆赶往训练场,清理积雪。大棚突然垮塌,高新伟正站在棚底。大桂猛冲上前,用力将高新伟向后一推……高新伟毫发无损,大桂躲闪不及,倒下的钢筋砸在小腿上,血流不止……
2008年4月,营里组织阵地伪装。一辆装满沙石的自卸车高速倒车,大桂发现一名战士正在车后整理伪装网。眼看就要撞上了,大桂大喊一声:“闪开!”一个箭步冲上去,把这名战士推到一旁,自己的右臂却被大车重重地撞了一下,造成右肩肱关节脱位……
“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才能无愧于***产党员的称号!”2006年5月20日,在保持***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陈大桂郑重地在学习笔记本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两年来,他一直实践着这个庄严承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从陈大桂、杨欢在救人过程中被吞没的那一刻起,人们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开始寻找英雄。被救者、素不相识的人,地方党组织、部队官兵,马拉松式地跋涉在这片令人心碎的土地上。
陈山村40多岁的村民桂成邦,至今指甲脱落、满手伤痕——那是她用手刨泥石寻找英雄留下的。陈大桂的同乡、战友杨麒说,英灵不死,他的英魂已留在了悠远的羌山碉楼、留在了神秘的导弹阵地……
英雄走过的路
北川县城,是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城。1935年夏天,为送红四方面军顺利西进,3000多名羌藏儿女冒死打通湔江峡谷。1953年,这里被国家确定为“革命老区根据地”。
大桂和杨欢,从小就生活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大桂家境贫寒。9岁那年,在北川中学任教的舅舅陈富清收他为养子,接他到县城读书。从北川县城到擂鼓镇再到陈山村,20多里山路,大桂总是坐一半车走一半路,省下车费买点吃的孝敬奶奶和父母。
听着当年红军西进的故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大桂这个优秀的羌族青年,很小就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上高中后,他当过班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获得北川首届县长奖学金,被评为县级优秀学生干部。高三那年,北川中学首次发展学生党员,大桂成为全校1400多名学生中首批入党的3名学生之一。
相爱的人,总是有些相似。杨欢,出生在北川县桂溪乡一座羌、藏、汉等民族混居的小山村,那里流传着不少红军转战羌山的故事。
说起杨欢,曾担任小学老师的刘光菊连连夸赞:“杨欢读小学时,年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初中3年,学习成绩都是年级的前3名。她品学兼优,是村里第一个在政府资助下读上高中的藏族女孩子。”
2001年高考,大桂和杨欢双双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顺利考入大学——大桂被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录取,成了陈山村的第一个军校大学生;杨欢被西华师范大学录取,成了渭沟村第一个大学生。
大桂父亲手捧儿子军校录取通知书,激动得满脸是泪:“娃儿呀,过去只有土司家的孩子才上得起大学啊!”
在军校,大桂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学期间44门功课大部分达到优秀以上。担任学员队党支部组织委员的他,真诚关心战友们的成长进步,用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要做党的人,再入党的门”。毕业前夕,陈大桂所在班10名同学有8人入党。
出身寒门的杨欢同样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入学座谈会上,杨欢深情地说:“是党的民族政策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亲人的期待!”毕业前夕,学校举行师范技能大赛,她获得一等奖。“杨欢人如其名,走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来一片欢乐!”有一次,学校组织为乡村贫困儿童募捐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的杨欢因事错过了,她得知后主动找到募捐活动的组织者,坚持一定要补上……
解读大桂和杨欢的“爱情密码”,他们的好朋友王芳流泪说出16个字:勤奋好学,富有爱心,乐于奉献,追求上进。
英雄留下的爱
这是1张《献血证》。姓名:陈大桂,编号:0070068J。
在西安西京医院的记录里,我们查到了大桂那次献血的时间:2002年10月13日。其实,大桂献血不止一次。他是O型血,身上始终洋溢着明朗、率真、热情,对家乡、对亲人、对战友,乃至素不相识的人,总是充满爱心。
入伍后,大桂一直牵挂着陈山村的明天,从拿工资开始,每年给村里6名家境困难的孩子每人100元学杂费。
2006年探家期间,大桂得知村民陈言庆买不起化肥急得团团转,马上送去200元,还组织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帮陈家挖了一条水渠。
在陈大桂烈士纪念馆,37本荣誉证书、1张献血证、17张汇款单,还有那一行行用心血书写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引人驻足。
***同走出巴山羌寨的大桂和杨欢,对家乡美好的明天充满着憧憬。他们有一个***同的心愿:让羌山美起来,让家乡富起来——
上大学后,两人经常在书信和电话中交流学习心得,随着对党的创新理论、民族政策的不断理解和加深,两人约定:大学毕业后,要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大桂每次探亲,都要带回一些科学种田、种植养殖、科技致富的资料。过去交通不便,药材只能靠肩扛背驮运到10多公里外的镇上去卖。大桂一次次动员村干部和村民,下决心投资修路。2006年底,公路终于通了。第二年,陈山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
望着陈山村群众脸上露出的笑容,杨欢也跟着高兴。
杨欢天生就是一副“热心肠”。上大学时,一到周末就跑到南充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一次,她在福利院了解到一名伤残复退老兵产生轻生的念头,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买上水果去看望老人,与他聊天拉家常,让老人增强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2003年“非典”期间,系里两名女同学因不假外出被学校隔离,她主动承担起为她们送水送饭的任务,戴着口罩到病房陪她俩谈心聊天,这一举动感动了全校师生……
2006年6月,大桂母亲重病住院,家里亲人都不在身边。得知这一情况,已经应聘到上海某教育集团当文员的杨欢,毅然辞去工作,赶回北川照料老人。
2008年7月21日,一封厚重的信件,从北川羌寨中发出,村民联名上书国家民委领导,表扬大桂、杨欢这对羌藏夫妇为家乡民族团结富强做出的功绩。信的下方,是9个鲜红的手印……
英雄诠释的真
夜空下,月色朦胧,烛泪点点。“战友归来”四个大字随风飘曳,如诉如泣。
大桂和杨欢遇难的消息传到部队。那一晚,全营战友点起512支烛光,围成心形图案,为他们彻夜守灵。
至今,战士们一直保留着大桂的一切,就像他从来没离开过连队一样:在阵地测试操作间,大桂的战位还在第一个;柜子里,他的衣服依然整齐地挂在那里;餐桌上,他的碗筷依然摆在那里……
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团到部队采访,大桂的战友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他生前的故事——
操作号手杨杨说,2007年2月,大桂带领战士们到某转运站接装,午饭少订了一份。大桂看到后,忙把自己打开的饭盒合上,悄悄递到杨杨手中:“战士那份不能缺!”
新兵葛海东说,2008年冬新兵拉练,晚上露营的时候,任新训排长的陈大桂每晚都给新兵端热水泡脚,帮战士挑水泡、清洗伤口。在拉练结束的前一天,小葛发现,排长的脚上也有水泡,有的已经破了很久。
战友黄振、罗恩禄说,他俩先后从兄弟单位调入大桂所在排,当时最担心的是把他们当“外来户”。大桂知道他们有报考军校的想法后,为他们找来复习资料,还经常利用晚上帮助他们补课。当年,小罗考上了工程学院,小黄考上了士官学校。
时任营长司军江说,2007年年终总结时,他在干部述职大会上随机抽考陈大桂:“请你说说全排战士的基本情况?”大桂对全排每名战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状况、思想心理变化如数家珍,对全营21名少数民族官兵的姓名也是张口就来……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战士惠建明正在家里休假,他从电视上看到北川是重灾区的消息后,心里扑通一下——排长正在北川休假呀!他一遍又一遍拨打陈大桂的电话,可总是无法接通。小惠清楚地记得,2007年他在大山深处训练新兵,远在西北执行任务的陈大桂打来电话。“建明,今年的困难补助,我给你申请了。”前年,家里遭了旱灾,排长就说要给他申请补助。没想到,时隔半年,他还一直惦记着。惠建明后来才知道,这份补助是家境同样困难的排长让出来的。
2008年4月,大桂和惠建明同时探亲。小惠的家远在云南,母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重伤,归心似箭,是大桂帮他请了假。看他没有行李箱,大桂又把自己的新皮箱拿了出来。“排长,这可不行,您马上要回家,也要用箱子……”惠建明知道这是排长立功的奖品,自己都没舍得用。拗不过排长的坚持,惠建明带着新行李箱上路……
笑貌依然,音容宛在。连队战友在网上制作FLASH动画,还原大桂的英雄壮举;排里的战友解明章忆起他平日的故事,3万字的长文还收不住笔;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战士宋泽伟给他画像,画了一张又一张……
英雄铸就的魂
2009年1月,戈壁寒冬,苍茫四野。
“点火——”随着震天撼地的巨响,两枚新型导弹携雷裹电直刺苍穹,烈焰在天地间划出两道亮丽的彩虹……
这壮美的画面,大桂却再也无法看见了!旅参谋长施湘阳动情地说:“这两枚导弹就是大桂亲自测试的!”
翻看大桂7年的军旅履历,“6个第一”格外引人注目:在同批毕业学员中第一个被评定为“一级技术能手”,第一个当上测试指挥长,第一个荣立三等功,第一个达到“百次操作无误”……“他满脑子都是作战训练的事儿。”营长胡祖勇不假思索地概括出大桂的特点。
从中国战略导弹高等学府毕业前夕,陈大桂主动申请到被称作“神剑第一旅”的某新型导弹旅。学员队队长张俊川知道,那是“导弹司令”杨业功带过的精锐之师,荣立过集体一等功,3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大桂申请去那里,是想做一名真正的军人!”
导弹专业深奥繁杂,陈大桂到部队后利用点滴时间通读了20多本专业教材,记下6本学习笔记、5万多字的训练日志。
到部队一年,大桂就熟练掌握了10多个不同岗位的操作技能,参加全旅技术能手等级评定,理论答辩、故障判修、操作指挥样样优秀,被评定为“测试专业一级技术能手”,当上测试操作指挥长,在全旅37名同期毕业大学生干部中拿了个“头彩”。
7月的戈壁,骄阳似火。某新型导弹实弹发射进入倒计时。在最后的导弹武器系统综合测试中,陈大桂发现测试参数出现短暂的2秒钟异常:“停!”身为现场指挥,他当即中止操作。
再次测试,异常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劝陈大桂:刚才可能是操作失误所致,耽误了发射你可是要负责任的!
陈大桂仔细翻阅操作记录,没有发现任何错误。“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突然,他记起一位专家前几天曾提到过武器型号与测试软件的兼容性,当即输入几组检验数据,一回车:“找到了!”测试软件果然存在设计缺陷。如果不排除,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陈大桂立刻拿起电话向上级报告情况。
专家们立即赶来,检查后发现测试软件竟是老版本,马上对软件进行升级。事后,有位专家在旅领导面前竖起大拇指:“你们这个排长,敢担大责任,了不起!”
从2005年7月至2008年4月,大桂在两年多时间里,先后8次参加重大训练演习任务,经他指挥测试的数十枚战斗弹,发射成功率100%;由他编写的3本8万多字的某新型导弹测试规程,被第二炮兵定为训练教材……
大桂、杨欢不死,他们的根,已深深扎入于导弹阵地;他们的精神,正在导弹腾飞的烈焰中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