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故事
公开谈“性”,不亚于去捅马蜂窝。尽管这是太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情感现象、教育现象。本人在近三十年心理求助中,临床案例遇到马蜂窝的人与事多得去了。大中学校步入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从小缺失性教育、性防范,被马蜂扎得晕头转向。有的失去健康甚至生命。尊崇性科学,家长、老师、男女学生,都应关注马蜂窝,端走马蜂窝。不是吗?
一、理解每一种痛苦
秋高气爽的季节,校园桂花分外香。
几位女生闯进工作室,焦急地说,“寝室有位女生,绝食、自杀,两天了。谁劝都没用。陈老师,求你啦!”“她愿意与我交谈吗?”我沉稳地回答。她们用目光交流后,“我们想想办法。”匆匆离去。
半个小时后,四个男生抬手抬脚,把一个女生抬来了。后面跟着那几个焦灼不安的女友。我先请这位女生坐下。再谢谢四位男生,并请他们离开。谈女孩子的事儿,他们在场不方便。其他女伴或坐或站不必回避。她趴在桌子上。“喝水吗?”慢慢晃了一下头。“生病啦?”仍不发声。“心事能说给陈老师听听?”依旧一动不动。
我只好把眼光移向室友。一位稍胖的女生会意地说,“她与一个男生谈恋爱,好了很长一阵子。最近对方提出分手。钟情的她气得不行,去找男生说清楚。对方或是躲着不见,或当面便吵,太伤他的心了。已经两天多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现在连走路、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啦,真急死人。”又一个坠入情网难以自拔的纯情女子。
已经两天不吃不喝怎么行?先得解决肚子问题,这是当务之急。时值中秋节后,我打开桌上饼干盒,内有月饼,请她吃。随手倒了一杯水。她不做回应。“吃陈老师的东西没关系。”趴着不动。“陈老师喂给你吃。”我拿出月饼用小刀切开,把一小块往她嘴里送,她拒绝开口。“你是我的学生,听过我的课。老师请你吃,不赏脸,我在同学面前多没面子?”旁边的室友也一个劲相劝。“你别伤了师生情。千万别把陈老师难受的也不吃不喝流眼泪呵。”说完,又轻轻拍拍她的肩膀,“给陈老师面子,吃一口也行。”或许是盛情难却,或许是饥饿难受,或许是食物香味的诱惑,她终于张开口,喂了两个小月饼,再喝了几口水。然后,坚决不吃,我也不勉强她。原本苍白疲倦无神的面孔,经过吃月饼,喝水之后,略显出一丝精神。尽管声音很细微,她慢慢细说着心中的隐痛——
两年前,他俩是在返校的火车上相识的。因为是校友,一路火车一路话,谈得挺投缘。学校不算大,吃饭、上课、散步,低头不见抬头见,接触多了情感深了。他个头高,却比我低一级,学习过得去,人挺仗义,也帅气。有阵子,他生病,我帮他洗衣服,买药送饭。他家在农村,经济较拮据,两人在外面吃饭都是我付钱.我真情待他,他却甩了我,还说没理由。爱他一两年,大家都知道了,如今一下子抛弃我,没有心理准备,我接受不了。我死给他看。我是认真的。真气人,我恨不得杀死他这个没良心的家伙。越说越气,怨气被宣泄了出来,嗓音似乎也大了一些。
你家里还有谁?“有爸爸、妈妈、哥哥、还有一个奶奶。”如果你真自杀了,他们怎么办?怎么活?她静静地听着,过了一阵子才回答:“从小是奶奶把我带大的,最疼我。如果我死了,她也活不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眶里有泪花涌动。一个聪明且漂亮的女孩,又善解人意,犯得着为一个“负心郎”去死吗?你的死还能感动他吗?你都死了,即使被感动又有何意义?他决心放弃你,你还用死向他证明什么?一连串的问号,是想唤醒他的理智,帮助她从糊涂的情潭中拉上岸来。她的泪花渐渐收起,眼中多了一丝怨恨与自责的神情。
你现在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没有迟疑地回答:“好人呀!”你如果真的把他杀死了,是好人还是坏人?她轻轻地说,“坏人。”你为什么丢着好人不做,去做坏人?一个不懂得爱、不尊重爱、不珍惜爱的男人,值得你为他自杀吗?值得你去杀他吗?她不作声,心里肯定在想这些问题,她会寻找答案的。
你恋爱过吗?“没有。”你是初恋?她点一下头。初恋的“初”字什么意思?初,就是第一。我点头肯定她的回答。初恋呐?“初恋是第一次恋爱。”我边点头边问,有初恋,第一次恋爱,这意味着什么?她想想接着说:“有再恋呀!”很对,真聪明。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件事,造字时就考虑了男女恋爱的过程及其变化,有早恋、初恋、再恋、单恋、失恋、苦恋、多恋等等词的出现,多丰富呀。如果大家是一次恋爱就成功,还造“初恋”这个词干什么?只要造个“死恋”的词就够了,男女一恋到死,白头偕老,多好。初恋,就意味着失败,它是第一次嘛,第二次已经等着呢。你知道初恋为什么容易失败吗?“不知道。”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缺乏经历与经验,都不懂得怎么去恋爱,都在盲目地恋呀爱呀,对恋爱的复杂性、变化性、后果意识等等,缺乏心理准备。你知道什么是恋爱吗?她开初摇摇头,然后加上句,“恋爱就是彼此喜欢。”是的,恋爱就是男女彼此喜爱,互相爱慕的行为表现。恋爱是一个过程,一个彼此相识、相交、相爱的过程。通过认识、了解、考察、考验,越谈越近相互牵手,或者越谈越远彼此分手。所以,恋爱应该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或者牵手,或者分手。其实,牵手也正常,分手也正常;牵手了也可以分手,分了手也可以再牵手。我们要以一个平常心,来应对初恋,应对恋爱。说到底,恋爱就是选择爱人,选对了人幸福一辈子,选错了人痛苦一辈子。你说对吗?
她和室友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睁大眼睛看着我,有的竖着耳朵用心听,她也显得自然多了。当今社会,家长与老师只一味要求孩子与学生好好读书,考大学。对孩子与学生健康成长中的许多问题,避而不谈,甚至做出硬性禁止规定。忘了孩子是“人”,学生是“人”。不以人为本,不重视人性、人品、人格、人情的教育;屈从于“应试教育”,把孩子与学生变成了一种考试的工具和赚钱的手段。孩子与学生被异化了,还强词夺理说:“没有办法,全社会都这样。”多么可怕的危险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来,我俩握个手。”她同意了。我握着她的手说,“不会再干傻事了吧?”她有点激动,“放心吧,老师。谢谢你。”“不对,首先谢谢你自己,是你战胜了自我。”然后,我与其他女生也一一握手,夸奖她们的热情与善良。叮嘱她们请她下馆子,吃一顿热乎乎的面条,放点辣椒开胃。“记住,两天没吃饭,一餐不可以吃得太多。”她站了起来,在同学陪伴下,是自己走出我的工作室的。我把她们送出大门口,这次握手道别,说:“需要老师帮助时,欢迎再来。”她朝我弯腰鞠躬,转身离去了。
有人说:“男人无情地把初恋当做一次性饮料,满足渴望后,会毫不吝啬地扔掉。女人深情地把初恋当做哺育成长的乳汁,一辈子品尝它,回味无穷。”这位女生会走出初恋受挫的阴影吗?我惦记着。她真的找回自我、自尊、自信与自爱了吗?我期待着。
二、听见每一个求助
咚、咚、咚,伴随敲门声,工作室走进一位中年妇女。“你是陈教授吗?我慕名而来求助的。”我请她坐下谈,且递她一杯茶。“谢谢。”我和老公都是纺织工人,没读多少书。前些年,工厂改制,我们都下岗了,只得给人打工谋生。生了个女儿,一直读书不用父母管。如今读初三了,长得比我还高,像个大姑娘。讲到这里,她停下来,连喝了两口水。话锋一转,就数落女儿。嘿,陈教授,丢丑了。不晓得哪根神经搭错了,都快一年,女儿把我视为仇人,不看我,不理我,不叫我,不跟我说话。我弄饭给她吃,买衣服给她穿,挣钱给她花,对她一百个好,怎么养成一个无情无义的白眼狼?说到伤心处,这位一脸愁云的妈妈哭了。我递上纸巾,任其宣泄,没有插嘴。
待她稍微平静后,我问,“女儿何时来例假的?”母亲一愣。“小学六年级。”母女关系一直紧张吗?“不。”怎么突然变了?“我弄不明白。”你和她爸爸没有与女儿沟通?死丫头什么都不说。“青春期的女孩最敏感、脆弱、多变。她不叫你、不与你说话,一定有她的理由。关键要找到那个心结。”妈妈点头认同。立马求助我,叫女儿来谈谈。“她愿意来吗?”为娘的摇摇头。我和她爸肯定叫不动。想了想,我给她一个建议,请班主任动员女儿来。母亲认为这个方案可行,不妨试试。
星期天上午,女儿跟在妈妈后面走进了工作室。我请母女坐下,然后沏好两杯茶。凡走进我的工作室,就是我的客人。“欢迎你。”我伸出右手。女生不习惯,停顿片刻,还是与我握手了。“挺面善漂亮的青春女孩嘛。”“谢谢。”听到夸奖,略显羞涩。“妈妈前几天来找我,说快一年了,女儿不叫妈,不与她说话。你知道吗?妈妈心里难受呀!那天在我这里痛哭了一场。”女儿脸蛋蛋依旧阴沉,两颗眼珠看我看妈快速转动了一下。“你愿意同陈老师聊聊吗?”她没有认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女儿不叫妈、不与妈说话,我想,一定有理由的。”这句话,女生感兴趣,她的眼神说了话。“我俩聊聊,妈妈可以旁听吗?”她慢慢晃了晃脑袋。妈妈看见了。起身。“好,我出去。”随手把门关上了。
妈妈走了,女生似乎有一种轻松感、安全感。“快一年了,你不叫妈妈,不与妈妈交谈,却在家里吃住,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出门不见进门见,你心里也一定很不好受。是吗?”一句被理解的话,打开了泪门,无声的泪珠成串地往下掉。我用手指指桌面的纸巾。待她平静后,“你愿意把不理妈妈、不叫妈妈的缘由,说给陈老师听听吗?”她用纸巾擦擦眼泪和鼻涕,喝了一口茶,终于开口说话了——
从小,爸爸妈妈很疼我。慢慢长大后,逐渐懂事,知道他们下岗谋生不容易。我更用心读书。尽管他们很忙,文化程度不高,难以陪我学习,做女儿的总会感恩父母的。初一开始,我发育很快,一下变成了大姑娘。从这时候开始,妈妈喜欢唠叨,总说男孩子好坏,要我远离他们,当心吃亏上当受到伤害。说一次、两次就算了,老挂在嘴上烦不烦?一年前的某天下午,放学早。有位同组的男生向我借书,便一道来到我家。拿了书,就坐到我房间里说闲话。他很幽默善谈,平日阅读广泛,是个浑身有故事的帅哥,大家都喜欢他。正当我俩有说有笑时,妈妈下班回家了,看见男孩坐在我床边,立马拉长了脸,大声问我,“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同学见状,起身拿书就走。我送他到大门外。当我返回房间,看见妈妈正翻被子和床单反复查看。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问她“找什么?”她没作声,却找得很仔细。我突然脸红了。“天呐,母亲怎么能这么做?!”她分明在找毛发?!在找血印?!“你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我的尊严被毁了!怒火三丈高,立刻叫她走!然后,关门痛哭。晚饭也不吃。自此之后,我不愿同她说话,也懒得叫她。为什么她不认错?为什么她不向我赔礼道歉?一想到她翻被子床单的场景,我没法跨过那道心坎哟!太伤我的心了!第二天去学校,那个男生看见我说,“你妈妈怎么那么凶?”陈老师,你叫我怎么做人啦?
呵,是这么一回事。我理解青春期女孩的情绪变化。“你想化解母女矛盾、改善母女关系吗?”她一直望着我,迟迟不吭声。也许内心正在纠结,进行思想斗争。喝过一口水,缓缓地点点头。这是我期待的结果。“去,把妈妈请进来。”她起身出去。一会儿,妈妈跟着女儿后面走进了工作室。此时,我从桌上书堆里,找出贾容韬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对妈妈说,“孩子的问题常常不是孩子的问题。父母是儿女的天然老师。别看孩子天天在我们身边,父母真懂女儿吗?未必。”我又把孙云晓的《拯救女孩》摆在她俩面前,建议买来好好读读,看看女孩女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情感特点。长大真的不容易呀!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啥时候变?怎么大变?妈妈和女儿都没有回答。我再拿出第三本书,杜启龙的《陪孩子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一个“暴风骤雨”的阶段,很多身心健康问题都始于此。我们常赞美青春美好,殊不知,青春阳光下可能隐藏着青春迷茫、青春疼痛、青春不知所措。所以,需要关注,需要学习,需要陪伴。
做好这些铺垫后,我便把女儿刚刚说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复述给妈妈听。一脸疑惑。这是事儿吗?“当年外婆不就是这样教我的吗?我错啦?”妈妈自言自语。我微笑地问,你小时候在哪里?“在农村长大。”孩子外婆读过书没有?“世代为农,文盲一个。我也是小学毕业。”现在时代不同了,生活不同了,观念不同了,你承传乡下妈妈的话,在城里长大的女儿不愿听。你按照当年妈妈思维作出的事,如今时尚的女儿特反感。真是好坏一句话,好坏一件事,源于“代沟”哟。听话听音。机灵的妈妈立刻转身面对女儿,像自言自语,又像认错自责:“没想到,我做事,竟伤害了女儿。真抱歉。”我立即抓住时机对女生说,“不容易,妈妈认错了、道歉了。来,站起来,跟妈妈握握手,再抱抱。”当母女握手拥抱时,两人都哭了。女儿抱着妈妈的肩膀边哭边说,“妈妈,我也不好。”一年来的亲情纠葛终于化解了。
临走之前,妈妈把手机给女儿。“把那本三本书拍下来,好网购。我们都要多读读书。”
三、支持每一份热爱
手机响了。“喂,陈忠教授吗?”“是的。哪位?”“陈老师,十多年了,手机号码没有换?”“老换手机号干什么?”“我是你的学生,当年听过你的选修课。《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和《现代家庭理念与实践》课堂笔记,我一直珍藏着。关于心理健康和家庭问题的启蒙教育,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它的作用。你治学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令人敬佩。”“这么多年,你不与我联系,从未来看望,突然打电话夸我干嘛?哈哈,一定有事求我。说事吧,直奔主题。”“老师不愧是既懂心理又善解人意的幽默益友。是的,老师。我遇到麻烦事情,只好求助于您这个老人家。”
从学校毕业后,回到故乡,在长江边上一座农村中学,教语文,兼做班主任,算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结了婚,有了孩子。用你当年的话说,“人生百年,四个字,两件事:立业,成家。”我也知足常乐。现在,我带了个初三班,40来个学生。你也知道,农村的中青年几乎都外出谋生,丢在家里的全是老人、妇女和大量的留守儿童。为方便乡下孩子读书,我们学校有寄宿部,提供食宿服务。上周五下午放学,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少数路程太远的学生还留宿学校,准备第二天早晨走。谁知道,鬼使神差,我班一个挺老实的男生,趁天黑人少竟溜进女生宿舍,摸了一位女同学的乳房,吓得女生大叫,他也跑回了房间。这样的事情,我校是第一次发生。校长很重视,把我找去,商量怎么处理?他的意见,倾向于退学。“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流氓学生。”话说得很重。“陈老师,农村留守孩子,一退学,这辈子可能就毁了。”当时,我恳求校长,让我找当事双方调查一下,做做思想教育工作,稳定情绪,最后根据客观事实作出裁定。校长说,“好,得抓紧点。”我还向校长建议,暂时保密,不宜张扬,不要二次伤害未成年人。陈老师,此事,如若视为“流氓行为”,用道德标准判定,很可能退学“硬处理”。倘若视为“青春冲动”,换成心理障碍去看待,或许可用宽容之心去变通,改用“软”处理,留他一条生路。“老师,我想听听你的指教。”
人们常说,青春期是多事之秋。出现这样那样棘手的事情,不要急着简单、草率做出处理,甩包袱。记得毛泽东说过:“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他的先头。”请把男生女生的情况和情绪弄清楚了,我们再商讨,好不好?这个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有点长。
三天后,又来电话了,事情是这样的。男生15岁,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多年。他跟着奶奶和两个未成年的双胞胎姐姐(正读高中),生活在一个女性的家庭。平日斯文本分少言语,学习在班上中间偏上。最近连续读了几本言情小说,书中风情万种的异性爱恋,刺激着少年青春萌动。那天傍晚还书回寝室,路过女生宿舍(平房),发现房门虚掩着。看看四周无人,迟疑片刻,竟壮着胆子进去了。房里的灯没开,隐约发现门边不远的下铺有人睡着,线毯下女性隆起的两个小包包,有一种诱惑力。轻轻触摸。立刻惊醒刚入梦乡的女生。“谁?”男生吓跑了。初次为之。事后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莫及,心神难定。同时,他表示认错、改错和向对方道歉(用匿名的方式写信),态度是积极的。那天,初二女生寝室有三人,另外两人去浴室洗衣洗澡,所以房门没关严。发生那事时,因为宿舍昏暗,瞬间慌张之中,谁也没看清谁。女生自然受到惊吓,少了一份安全感。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次鲁莽行为尚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与这位女生交谈过,由于事态没有扩散,她的情绪较为稳定。当转达男生的歉意后,她展现出一种宽容姿态。这样,我更坚定争取‘软’处理”。听完他的介绍,我表示认同这种想法与做法。
“谢谢。陈老师,我还想借助你的影响力,去帮助这位青春萌动的少年。”“我能做什么?”“老师,如果我把上面的想法与做法向校长汇报,他未必会采纳。倘若您老发话,便有作用的。校长虽然不是你的学生,但在市教育局校长培训班多次听过你的课。回校后在教师大会上,介绍你的教书育人观念和乐于心理施助的精彩故事,校长对你很敬重。”
“如果你觉得我说有用,那请你拿纸拿笔记下我的几条建议吧。”一、学生来学校是为了求知、求能、求德。凡不懂的、凡犯错的、凡继续提升的,都需要教育、关爱、引导、宽容,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二、中学,面对的是学生,也是未成年人,他们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个躁动不安的阶段。根据这一生理、心理、行为、情感特性,遇事以小心谨慎为好。三、在人生征途上,任何人都可能在为人处世中出错。这很正常。有教育家甚至鼓励青少年犯点错误、经历挫折,吸取教训,长长见识。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一看见学生出错就大惊小怪,过度焦虑。要有一颗平常心。四、任何事情的处理,可以有多重选择。有多重选择便可以比较,从中选取最佳方案。比如这个学生、这个行为,套用道德评价,冠以“流氓”帽子,用力一推,给退学或开除处分,就可能毁了他一生。如用心理健康判定,视为“青春冲动”,拉他一把,施以教育或适度劝诫,就可能挽救了他,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
两天后,接到电话,学校采取了“拉一把”的办法。
几个月后,电话告知,他的学生以优异表现,走进了县城重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