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之话可信否?

鬼神之话可信否?

你会问这个问题,最近一定遇过一些奇怪的事吧!

不要信是鬼神之话,那只是巧合!

鬼神之说·可信否!

可信的。

什么是鬼?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道。饿鬼所住。在何等处。作是观已。即以闻慧。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 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饿鬼世界。 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 饿鬼世界者。住於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及馀饿鬼恶道眷属。其数无量恶业甚多。住阎浮提。有近有远。

----------《正法念处经》饿鬼第四品之一

世尊告诉我们,饿鬼有两种,一种在饿鬼世界住,一种在人间住,是人中鬼,夜晚有可能见到。

鬼的种类?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有无量种。彼以闻慧。略观饿鬼三十六种。(下略,出处同上)

因何堕入鬼道?

十不善业。生饿鬼中。其人以作十种不善业道因缘。得一切苦。以恶业故。(出处同上,经中详述三十六种饿鬼因何堕入,请参看原经)

饿鬼道所受果报?

云何观於迦婆离鑊身饿鬼。其身长大。过人两倍。无有面目手足穿穴。犹如鑊脚。热火满中。焚烧其身。如火烧林。饥渴恼热。时报所缚。 无人能救。 无归无怙。愁忧苦恼。 无人救护。

出处同上,这是其中的 鑊(音 huò )身饿鬼 所受果报,极为惨烈,且无人救护,极为可怜,无归无怙愁忧苦恼。

为什么会碰到?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地藏经》

从地藏经中可以看出,遇到鬼的师兄遇到的皆是过去眷属,想仗福力救拔

如何对待?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出处同上)

从上面的经典中可以看出饿鬼并不可怕,是十分可怜的,如遇有缘饿鬼现形其前,应尽力救拔

有谬误之处,请众善知识指正,阿弥陀佛转

神在六道中的天道

为什么会被鬼神所扰?

地藏论坛上的很多同修有被鬼神、一些异常现象所困扰的问题,比如鬼压身、梦噩。那么这个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呢?

《长阿含经》 讲: 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世尊说:如果有外道梵志来问:一切男女出生的时候,都有鬼神随身守护。当命终的时候,守护的鬼神摄取其精气,其人则死。那么为什么现在有被鬼神所扰,有不被鬼神所扰的呢?

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

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应该这样回答:世间人如果行为不好,邪见颠倒。行十恶业。这样的人,百千个才有一位天神守护。如同一人放牧百千牛羊。道理一样,如果行十恶业、邪见颠倒,那么这样的人百千个才会有一位天神守护。

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如果有人修行善法、正见信心具足。奉持十善业。那么一个人就会有百千天神守护。如同国王,有百千大臣护卫。所以修行十善业的人有百千天神卫护。而修行十恶业的人,则少有守护。故此才会出现有的为鬼神所扰,有的却不被鬼神所扰。

世尊在这里说明,我们平时可能会被鬼神所缠扰困阻的原因,不在风水、时辰、不在我们犯了什么忌讳,这都不是什么原因。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奉行五戒十善。如果能够具足正见信心,奉行善业。那么自有卫护,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奉行十善业的话,用什么方法解决,想要奏效也困难的很。转

鬼神之说可信吗?

有啊 山东姻台东关,有位信耶稣的人,名叫许清禹。他在没有信主前是个男巫,灵魂可以出窍,走到一百里以外医治病人。曾有一次,从距离烟台一百八十里地的篷莱县大辛店,来了一人找他,请他前去医疗。他就打坐入定,灵魂去到大辛店查询。先见篷莱县的城隍(假神),城隍打发小鬼一位陪见大辛店的土帝,再通过病人家门的门神(邪灵),最后见到灶神,问他那人为什么生病。灶神回答说,因为那人不给他烧香,也不献祭,所以叫那人生病。只要尊重灶神为大,在某月某日给他献祭,他便免他生病。许君游魂回来,告诉原因,那人按法办理,果然病就好了。 许君有这个本领,完全因为倚靠烟台东关的大鬼而来。这鬼是他的朋友,一次曾经带他上到空中观看,地上所有各种宗教寺庙,在天上都有。有庙、有庵、有寺、有院,也有红万字会等等,并且看见各级官员,也远远看见玉皇大帝(就是鬼王)。许君经过这样一看,更加相信。一天他的弟弟许清泉劝他相信耶稣。他回答说:“你说你所信的是真神,我说我所信的才是真神。第一,你信耶稣反贫穷,我信菩萨真富足。第二,我曾亲自上过天,见过天家和君王。”他弟弟最后问他一件事:“你在天上看见过各种庙寺,也曾见有礼拜堂吗?你去问问看,耶稣在你们中间占第几位?”许君一回想,果然没有见过礼拜堂,信耶稣的人这样多,为什么没有礼拜堂?第二天果然问东关大鬼,为什么天上没有礼拜堂?耶稣到底占第几位?大鬼一听,非常生气,态度忽然不安,严厉责备不许问到有关耶酥各事。许君又约西关男巫去问,同样遭到严重斥责,从此许君对他所信的大大疑惑起来,就跟他弟弟来听福音,不久接受真神耶稣作他救主。这些鬼于是都来和他算帐,一面变出怪形恐吓,一面用利引诱,每天搅乱几次,许君一概不加理会,几个月才罢休。假神怕真神,一点也不错,耶稣才是真活神。

不可信

鬼神之说可信不可信

达摩破相论∶

5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5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贪为欲界,

嗔为 *** ,

痴为无 *** ,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6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6答: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所谓

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

瞋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神,其实大都是阿修罗化来骗我们的。你看∶若你到不同的观音庙问相同的事,签竟然会不一样,观音菩萨不是千百亿化身吗?怎么答案可以不一样〔我师父的化身就不会这样〕?那么多的济公庙也是一样,扶銮时脾气也不一样,济公是吃素守五戒的阿罗汉,竟然也开荤喝酒了,真是too ham!其它神更绝,他们在世时也没修成千百亿化身,现在竟然有那么多分庙!真是太扯了。

●血脉论 第6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

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

总不是佛。

一个当乩身的朋友,经我这么一点,他也很明理,回去后依我所讲的方法--佛来佛斩,魔来魔砍,那个神就现出原形了。我们很多同修刚印心时,也大多会有原来〝休戚与***″的神来〝抓″〔它不让我们走〕,经魔来魔砍之后,都现出丑陋的原形。

有的神更糟,连阿修罗都不是,很多都是孤魂野鬼呢!

我师父说拜神如果有感应,反而不好,因为他有一天会讨回去。很多人就是这样生生世世与他们纠缠不清,最后成为他们的奴隶。所以最好不要接受神明授记,不要相信什么主神、本灵的。

鬼神之说到底可信么拜托各位大神

当然可信!如果你想见的话,我可以让你见见!

鬼神之说.迷信?

见过,听到.感受到/.相信

麻烦采纳,谢谢!

鬼神之说能信么

信则有,不信则无…

鬼神之说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无法解释的现象,加上人有意念,所以在人的思想中产生了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关键在你自己。

人生在世,多做好事是没有错的,多做好事,人会心安,平和,所以还是多做好事吧!

关于轮回、灵魂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着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嗔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实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不错,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晚近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对象,也就是灵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属于灵魂信仰的一类,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着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

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以为人死之后的灵魂就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乃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更可笑的,由于鬼类有些小神通,又以为灵魂是“三魂六魄”组成的集合体了。

其实,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一样。生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为鬼,同样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这在下一节中另予说明。

关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桥梁,生是灵魂的投胎,死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同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了,搬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汰旧换新地搬进搬出,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东西,肉体可以换了又换,灵魂是一成不变的,以为灵魂就是我们生死之流中的主体。

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也就是变变或化化。

物质界的物理现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现象,那就更容易觉察出来了,因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精神的变动而来。心理现象的变动,促成了我人行为的或善或恶,善恶的行为,又会反转身来影响到心理现象的倾向,我们的前程远景,便是靠着这种心理促成行为,行为影响心理的循环作用而定。

那么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末,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

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决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我们把小乘的放在一边,单介绍大乘的八识。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

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账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

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正因为种子与现行的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进进出出,所以第八识的本质,也在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便是存在于这一刹那变动的业因与业果的连续之间,除了业因与业果的变动连续,也就没有第八识的本质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于水的连续而有,离了相续不断的水性,也就没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可见佛教的第八识,并不等于永恒的灵魂,如果迷信有个永恒的灵魂,那么超凡入圣的解脱生死,也就成为不可能了。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清。

你相信鬼神之说么?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世间万物还有许多我们解释不了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