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枪神传奇

抗日神剧冒出来,只缘编剧太没才。加上导演乱编排,被央视叫停每部都在侮辱观众的智商!有《抗日奇侠》,《向着炮火前进》,《一个鬼子都不留》,《箭在弦上》,《枪神传奇》

1.《抗日奇侠》

这一部剧它本身没啥名气,但是因为手撕鬼子,反而火了。这部剧,可能很多人,连这个剧的剧名不知道,但是在某音上,有很多的梗,都是用这部剧制作的,很多人都看过这些梗,很多人都理解这个梗,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都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十分的魔幻,这个东西它不应该出现在抗战这个题材上,因为这个题材,它并不是魔幻剧,它并不是仙侠剧,所以,出现这种手撕鬼子的剧情,显得特别的不严谨,如果这是一个轻喜剧的故事,并不会让观众讨厌,但是,如果这是一个抗战剧,这就不能让观众接受了。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历史故事里,我们的先辈们,用了多少血的积淀,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而不是这些神剧里面体现得那么轻松,致敬先辈的同时,还请还原历史,这才是对历史先辈们的尊重。

2.《向着炮火前进》

不得不吐槽,看到最后,它居然扯的是爱情。在抗战的过程当中,确确实实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爱情和比较有名的夫妻,这些剧情拍起来,既能够让我们满足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一辈人的爱情来之不易,但是,这一部剧,它就不是这样表达或者这样演绎的,它完全在扯爱情,就算是现在的编剧,你都会觉得特别无语。

正常的爱情,它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尤其是在那个时期的前辈,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向往,与我们现在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更加纯粹或者更加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剧目当中表现出的那种感受。

那个时候的前辈,他们是有信仰的,用前辈的话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个时候的抗战,是为国为民,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和爱情都是可以放弃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是伟大的,同样,他们的爱情也是有缺憾的,而不是这部剧中表现得那样,为了爱情,什么都不顾了。所以,这个剧,从一开始就违背了抗战题材的核心内容。

3.《一个鬼子都不留》

这个剧它距离抗战题材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很接近的,但是,这个剧与其他剧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他的抗战剧,宣传的是核心内容,是那些为正义而亡的人物,那些为正义而付出的先辈们,比较尊重历史,去还原他们的故事,歌颂他们的行为。

而这一部剧呢,它就是吹嘘一个人物,就是把所有的金手指,都用在了主角的身上。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开了挂的剧,如果这个剧是一个普通题材的剧,其实还是挺受欢迎的,因为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主角那样,开场就像开了挂一样,非常飘逸。这样的人物设定,是满足了很多人的想法的,但是这个想法,如果放在抗战当中,就显得不切实际了。

因为抗战这个事情,它不是一个人能做得了的事情,是大家***同努力的结果,它并不属于个人主义,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集体的团结。在那个年代的一个代号,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而是指那群为国奋战的人。所以,这样金手指的剧,就会显得特别的不符合那个年代,如果放在现在的一些题材剧当中,可能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在抗战剧中,它是不符合历史的。

4.《箭在弦上》

这部剧讲述了承德百姓抗日的故事,剧情的简单,又是让人记不住的一部水剧,这部剧由两位实力派靳东和蒋欣出演,但想撑起整部剧是不可能的,打仗很少,情情爱爱却是节节出现,这样的编剧的剧本过关了吗?这随随便便的剧情也是被“央视”叫停了。

围绕着承德百姓和日本斗争的故事,如果单看靳东和蒋欣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剧情注水太严重,而且也很少涉及国家仇恨的描述,整日想的就是情情爱爱,也算是一部脑洞清奇的作品了。这部神剧逻辑思维上明显很牵强,甚至直接出现了手撕鬼子的剧情,而且女主用箭横扫战场,让人大吃一惊,从专业度来说演员的实际表现力达不到现实的要求。

戏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是,女主的妹妹二航被十多个鬼子围在中间给强暴了,当时二航无力反抗,谁知在鬼子得逞之后,她突然像开了挂一样,变成一个身手无比敏捷的女超人,十多个荷枪实弹的鬼子,硬是被她用弓箭一一射死,很多观众都认为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5.《枪神传奇》

便是一群王者演员都带不动黄铜电影导演,这一部剧在没有开播的情况下,全部观众都对这一部剧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由于出演这一部剧的全是表演线上的实力派演员,也有许多 大家十分了解的男艺人,有谁知道收看以后立即想把电视给砸烂了。

这一部剧的背景音乐和经典台词十分槽糕,开播以后遭受了全部观众的调侃,电视剧收视率也一再降低。里边的那一个枪神奇妙到哪些程度呢?便是令人觉得他的的身上就好像装到了是手机定位系统一样,觉得如今高新科技那么比较发达都害怕这样子拍摄,当初的电影导演们也太敢拍了。

结语:

如何制止抗日神剧这种歪风邪气?我觉得,影视作品应该分为三类。一类为“正片”。就是一句历史客观事实艺术加工改编的影视作品;再一类就是有明显娱乐性质的“娱乐片”。例如:喜剧、荒诞剧,包括类似“抗日神剧等等”;第三类就是“教育片”。就有明确指向意义的,配合形式宣传的影视作品。

尽管有点“八股”的味道。但是却也能避免把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谬误的一棍子打死。“抗日神剧”之所以在一时期频繁出现在荧屏上,不一定就是有人主观恶意歪曲历史,恶意愚弄民意。大可把它当作荒诞喜剧观赏娱乐。并不需要如临大敌上纲上线。更不必要用“禁止”手段来矫枉过正。一些观众的不同讨论批评就足以形成纠偏了。我觉得根本用不上极端处置。顶多因势利导以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大度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