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虽然观众和媒体对该片在网络上的反响并不惊艳,但潘金莲在今年7月就开始获得各种奖项。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的表现可谓相当酷炫。先后获得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壳”奖、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映单元”奖、第53届台湾金马奖多项提名,足以说明影片的真正实力。
三:看内容
《我不是潘金莲》有两句台词,一句是李雪莲,一句是她画的28个男人。很多人说李雪莲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引子,28个男人的“官场现形”才是主题。了解你,我觉得里面的信息远不止这么单薄。《李雪莲和28个男人》值得一谈。
想要了解一件事,一个人,首先要过他的生活,住在他的家里。冯小刚竖起一面大旗,把人物放在中国最尖锐的矛盾中,比如农村人际关系的失衡,中国政治与中国官场、人情社会的冷漠与自私。无数次碰撞的荒诞,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笑声中体会到了令人心寒的声音。
1,“不良村”的伦理危机与社区关系
“李雪莲是不是潘金莲,比离婚真实多了。”
“秦又当众说了这话,第二天就传遍了全县。”
《潘金莲》的背景是江西婺源,一个僻静而拥堵的水乡。一群村民住在一个角落,是邻居。他们交往密切,在父母家中短命。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会被全村人知道。他们大多喜欢成堆地谈论别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了“乡土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宗法关系和社会原则。他认为,在乡村社会进入现代的过程中,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应对乡村社会的习俗。
小地方人的眼界和格局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时代的演进和城乡关系的扭曲给他们带来了身份危机和伦理疑虑,对伦理的恐惧作用远大于法律的强制作用。“人说人话”和偏执的伦理有时会害死人。
李雪莲是中国典型农村社区的一个普通农妇。导演在拓展剧情、塑造人物、设计对话的时候,不断加入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和社群思维。起初,只是想让秦承认离婚的真相。后来当众被说“潘金莲”,等于毁了这个女人。解说员说:“李雪莲是潘金莲吗,这比离婚真实多了?”这直接导致李雪莲产生了杀夫、申诉十年、最后寻死的极端思想。
2.女权主义的压制和扩张。
“你嫁给我的时候是处女吗?”
“如果我不抱怨,他们真以为我死了。”
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信仰和道德偏执对女性的压制,潘金莲这个人物李雪莲在电影前后(以十年为界)对女权主义的解读完全不同。
看似李雪莲对强权社会一直是百折不挠,却看不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从根本上承认另一种强制压迫。
“你嫁给我的时候是处女吗?”女性的贞操是男权统治的执念。?“你叫李雪莲,为什么我觉得你是潘金莲?”秦的一句话决定了屈辱的一生,直到片尾得知秦的死对她打击最大,她还纠结在“永远不说出自己是谁”的节点。用一种固定的贞操观来过度评判一个女人,不仅是男人,大多数女人也是如此。
后半部分展示了女权主义的延伸:
但潘金莲对女权尤其是男女权关系的论述并未就此止步。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男人的权利发生了逆转,所有的男人都开始害怕李雪莲。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畏首畏尾,欺软怕硬,使出浑身解数,丑态百出,但弱女子雪莲却说:“我不投诉,他们真以为我死了。”她的心渐渐变得平静、坚强、柔软。
末了,几年后,温暖的黄色调,柔和的阳光,李雪莲开了一家大饭店,雇了一个小伙子当服务员,像饭店老板一样,老练地应付着各种男女食客。遇到前任县长史为民,能够忘情,热情招待。最后他说出了真相:假离婚是为了多生一个孩子。
至此,李雪莲的角色得到了升华。一个有着根深蒂固农民思想的女人,经历了世事变迁,放下了人生最大的屈辱,过上了好日子。这是她的胜利,也象征着女性思潮的崛起。
3.荒谬转移和二元论崩溃贯穿始终。
“我刚听牛说了。”
“郑县长,搜索范围已经从我们县扩大到了周边的三个县...所有人都监视着我们的警察部队”
荒谬的转移
十年前,李雪莲自下而上状告无理“假离婚”,她是荒谬的核心;十年后,各级政府从上到下互相乞求,生怕李雪莲会抱怨。从法院院长王功道到市长马文斌,他们都感动不已,相互劝解。最后,全城戒备,四面楚歌。这个时候,官场和官员才是荒谬的核心。
荒谬的转移和分散,瘟疫一般感染了所有人,来来回回就像一场闹剧。巧合的是,似乎没有人被逼,也没有人无理取闹。为什么?这些矛盾的核心似乎是无法解决的。
刘震云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不是你懂的部分,而是你不懂的部分。
电影只是一种展览,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需要观众和创作者共同去做。
二元论崩溃
县长和公安厅两天两夜没睡,不让李雪莲进京告状;只要阻止李雪莲进京,总裁贾聪明就能升官,赵大头的儿子就能解决饭碗。被妖魔化的李雪莲是大还是小?官僚主义似乎在为“规则”说话,从明确的等级制度和严格的法律,到人大服务员统一倒水。现在,为了一个李雪莲,全县都在戒备,动用了警察。这是规则还是不规则?
大与小,真与假,规则与荒谬,傲慢与卑微,所有极端的定义都是混乱的,大与小,小与大,真与假,假与真,没有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秩序被戏弄,荒诞的表演转移,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崩塌,让整部电影成为一个“笑话”。
神奇戏谑的外表包裹着无奈和绝望。黑色幽默淡化了政治敏感性,暴露了人性的自私和善恶,就像黑暗中的一只手,考验着这个社会和人的底线。刘震云曾认同自己的小说是“底线小说”,他说:“一般来说,幽默是上不去的。探索这条底线,你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悲剧都是喜剧;所有的喜剧,如果你仔细分析,一定有悲伤的成分。”
4、中国人的习惯——“绕”
“先去法院证明这个离婚是假的,然后再和这个畜生结婚,然后再离婚。”
"每个人都知道李雪莲问题的本质,但为什么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出错?"
从叙事上看,潘金莲的情节和对话有些时候纠缠不清,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放大化。影片一开始,就告诉法官,她之前和前夫秦离过婚,现在想复婚,再次离婚。一次谈话,注定了接下来一切都要被“绕过”。
马市长在后半段说,“大家都知道李雪莲问题的本质,但为什么它一错再错。”这句话也道出了整件事背后的真相。
这种“绕道”不是故意的,而是来自生活。一方面是中国人爱“绕道”,另一方面是官民之间的“绕道”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是在“绕道”上加“绕道”,这大概也是今天中国信访之路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刘震云把“周围”放大到近乎荒诞的程度,在屏幕上表现出来。当李雪莲把自己的造型放在县长石为民面前时,雪莲是清晰的,县长是迷茫的,甚至是百无聊赖却又无可奈何。
各级官员都在皱眉,抱怨自己不能用一个“婆家”解释清楚。
几经周折,李雪莲说:“今年我不起诉了,因为我听了牛的话。”很简单明了,但是没人相信。最终,官员们利用秦之死快刀斩乱麻,精明的统治阶级终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了原著小说第三章的标题:打!
四:看制作
宏大的内容并没有降低制作的风头。潘金莲的声画设计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导演的野心可见一斑。
1,导演化身说书人
要说点睛之笔,那一定是冯小刚作为叙述者。人物生活和境遇的介绍,内心戏剧的表现,姓名象征化的过程,时间转换的提示,行为动机的最终解释,都是通过叙事来完成的。
这种常见的电影全知视角,用的是宋代的说书,把导演变成了说书人。一方面将沙哑的声音和情感从清新淡雅的宋山水园画框中剥离出来,另一方面直接诠释了影片的情感主题,即“喜剧的悲伤”。
很好解释的客观陈述,平添了几分“大嗓好声音”的冷峻与克制,看透世事冷暖的语气颇似主人公李雪莲的一生。局外人式的叙述,折射出的是不被理解的孤独。
2.在多个框架和框架之间切换
潘金莲* * *用了三种画框,结尾是1: 1.85,北京部分是1: 1,李雪莲家乡部分用的是后期的圆形画框,也就是圆形画框。构图依然完整,增加了更多的视觉体验。
冯导曾经说过,圆框只是为了好玩,出于天生的文人画气质,暂且称之为“巧合”。?
圆形框架的视觉质感首先激发人们的审美联想。江西水乡婺源美丽而特殊的圆形构图,形成面扇和窗棂,风俗画的意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雪莲戴着一顶帽子,他的眼睛模糊不清,他的随机取景是一幅永恒的肖像。
针孔般的“窥探”视角,既展现了现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又满足了特殊人群的快感。
虽然是三帧转换,但是根本不玩。它由美丽而巧妙的过渡连接起来,甚至感觉不到变化。
知乎君肯定冯的《潘金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内容和技术都具有开创性,引发了中国电影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大胆的尝试和突破,都能建立在一个艺术与商业元素齐头并进的电影本体上,节奏恰当,意味深长,真的很不容易。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骂战”来达到话题的风口浪尖。
虽然营销目的达到了,但是智珠君还是想说,冯导给王健林的信真的不高明,赢了眼球,输了口碑。网络和市场对一个优秀导演的精神是宽容的,但这种宽容必须是有限度的。
从微博中网友的评论,不难发现大多数“吃瓜群众”的态度
包括一些比较权威的微信官方账号。
获得关注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出于愤怒还是其他隐藏的感情。作为公众人物,用恶心的语气说话总是有风险的。当观众因为讨厌导演而讨厌一部好电影,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部电影的生命力,离不开优秀头脑的产生,离不开智慧氛围的导演。观众喜欢,自然会关注,不是吗?
参考资料来源: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