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城坳》古诗的意思

在《旧唐书·王维传》中,对王维的宗教信仰有着明确的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由此可见,王维和他的家人们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而且随着王维对佛教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着蜕变,这对他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孟城坳》作为《辋川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就是王维禅宗思想的深刻体现。孟城坳是王维与友人裴迪在辋川悠游的第一个地方。孟城原本是一座古城,是由南朝的宋武帝所筑造的,而辋川则是一条狭长的山中峡谷。王维在他的画作《辋川图》中所画的孟城坳,是由山边的很多堵围墙所构成,墙内有四棵树,其中有一棵老柳树,墙外还有很多棵老柳树,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王维面对这样的景象,咏下了“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这四句诗,也就是所谓的《孟城坳》。诗歌前两句写到:“新家孟城坳,古木余衰柳”。新家与古木对应,看似有点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孟城坳最初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等到后来王维在这里重建别业时,已经到盛唐时期了,这距离宋之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原先的别墅早就已经荒芜,只在四周剩下了几棵往日的老柳。“古”代表时间的久远,而诗人仅用了一个“衰”字,便将别墅的衰败和柳树的枯萎之景渲染出来,也将孟城坳的荒凉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又借用了一个“余”字,来代替诗中省略掉的内容,即昔日孟城坳繁盛一时的景象①。而诗的后两句“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实际上是诗人在揣测:继自己之后,将来到达这里的又将是何人?后来者感伤自己,与今日自己感伤古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诗人不禁发出感慨,今日我感伤古人,而后人也会感伤我,在这交错的时光里,谁才会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呢?这用佛教的思想来说,就是所谓的“无常”。诗的后两句没有描写空间环境,但却在写人的过程中将空间转到了历史长河里,让读者产生广阔浩瀚之感。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