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安最长的一天》是一部很励志的电影?

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长安最长的一天》为历史古装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启发。

第一,做良心的历史古装剧,不代表会赔钱。

很多制片方认为良心历史剧成本高,耗时长,没有小众、玄幻、苏王秀兰等元素的流动,无法保证收视率,最终会赔钱。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从近两年的影视剧市场来看,观众的观看品味在逐渐提升,对影视剧质量的判断能力也很高。

而长安美术设计图中的《最长的一天》的流出,却以其细腻程度让很多观众大吃一惊。为了还原唐代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盘根错节的建筑,团队专门描绘制作了一个概念稿,还原度极高。令人惊讶的是,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传输系统和加密系统,通过信号版本在了望塔之间传输加密信息。连原作者马伯庸都惊呆了:“我还以为信号版是随便翻的呢...你真的设计了一套暗号。”

演员的妆容也是一丝不苟,模仿人的样子,让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衣装之美。有了这份诚意,难怪该系列会引起轰动。

第二,不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编造,但至少要传达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提倡历史古装剧要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要求100%服从历史,那样会失去娱乐性。《长安最长的一天》并非真实的历史故事,而是作家马伯庸经过历史考证发明的传奇故事,可以简单理解为《长安24小时反恐录》。

该剧讲述了唐天宝三年,土耳其的狼卫队试图通过绑架和暗杀的方式来摧毁长安。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城内的死刑犯、业务能力非凡的烂教头张小静奉命与善于谋略的忠臣李泌联手,在十二小时内拯救长安城。虽然剧情是虚构的,但是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里面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比如李泌、何、袁载、王一秀,都是可以考的历史真人。

就连不太出名的张小静和姚如能也各有渊源:姚如能是唐朝的一个官员,曾任华阴县令,写过《安史之乱》,里面提到了张小静的名字。与此同时,唐宋史料笔记中也有对张小静的描写,其中有一段写道:“张小静射国忠义而降”,剧中也还原了类似的情节。当然,张小静和姚润能因其具体事迹而不为人知,大部分情节是作者虚构的。

此外,为了增强历史色彩,剧集的宣传曲、片尾曲、插曲的歌词都使用了原诗。比如其中一集是李白的短歌。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先人的文学之美,还可以窥见唐诗文化的繁荣。

当然,除了历史人文的高度还原,剧情也很给力,逻辑紧凑,人物举止符合身份地位,传达了保家卫国的主题,都让观众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