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帮小镇——贵州土城

在四川、重庆、贵州三地的交界处有一座小镇,名为土城。

古镇青山绿水,层楼叠阁倚山而建,青堂瓦舍错落高低。赤水河在城中蜿蜒而过,在赤水河的中东岸,土城因水而盛、因盐而兴,自古就是赤水河的四大码头之一,最终成为“土城十八帮”的诞生地。

走在土城的小路上,青石板铺就成街巷,小店小铺沿着道路蜿蜒延伸。在小镇“十八帮”的旧址,还会听到一些老人和小孩子坐在一起,讲土城的故事。

土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曾经有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石斧、石网坠。元末明初之时,当地居民在此改建房屋,发现了大量的土城墙遗址,因此取名叫“土城”。

赤水河在土城穿境而过,也给了土城地理上的便利。赤水河源起云南省镇雄县,流过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十一个县市。土城位于赤水河中游,云南的珍贝、四川的丝绸都通过土城运入贵州,同时也吸引来了各方商人。

而比丝绸、珍贝更重要的,是盐。

在当年,盐在土城古镇是可以当作货币使用的。盐号从四川买入食盐运到贵州,运作方式是以盐为酬。来自四川自贡的盐,打包成每袋200斤,因为赤水河要分段运输,所以经过的每一个区域都会留下数量不等的食盐作为报酬。

纤夫帮马帮运盐,报酬也是食盐。

乾隆十一年,赤水河沿线征召了民工数万人,疏通修整河道。河道修整之后,川盐进入贵州就便利的多,沿河的船运业兴盛,在造福了造船业、竹木业,业兴盛了商业贸易。

赤水河水急滩多,运送食盐的船要逆流而上,在险滩处就需要转到陆运。纤夫和马帮就随之产生,因盐而兴的马帮和船帮也就渐渐形成了“土城十八帮”。

在土城繁盛时期,曾有四大盐号。如今盐号依旧保留着甲、乙、丙、丁四个盐仓、称盐的秤架等等。

清末民国时期,由陕西商人成立的仁岸川盐办公室委托大业公司成立办事处,并设有盐放军,取代了之前的土城盐号。公司组织严密,从经理、主任、掌柜到师爷、会计、出纳,总号设在土城,沿着赤水河的各个运输分段设置分站。

土城因此成了古代川盐贩运销售网的中心。赤水河盐道的另一个作用,是缓解了贵州山区的交通难题。

由于赤水河船运的发达,盐业通航量急剧增加,私人船主在获取利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购买船只,他们的船从一艘、两艘到十艘不等。

由于私人船只对盐运市场份额开始出现竞争关系,船帮应运而生。船帮作为一种调解机构,成员大部分是拥有船只的私人业主。

船帮的领导型人物由选举产生,他们不只要维护、协调成员间的关系,还要代表船帮和接洽外部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每年的六月六日,船帮的领导都会率领成员在土城小镇的大菩萨庙举行点灯大会,祈祷船只平安,风调雨顺。这个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从如今的点灯大会也依稀可见当年的盛大影像。

明末清初时期,土城出现了盐帮、木帮、盐船帮、米帮、纱布丝绸帮、烟帮、纸帮等25个不同的帮会。帮会的爆发带来了贸易的繁荣,也带来了矛盾纠纷。

1913年,为了解决行业纠纷,各行各业的帮会首领***同商议,在土城镇内的中街设立工商联合会。

这和现在的行业商会架构十分相似,商会里的行业会长、常务委员、秘书、文秘等职位俱全,甚至还有炊事员。

土城工商联合会成立之后,吧25个行业商会按行业属性分类,成立了十八个帮口,所谓“土城十八帮”就是因此而来。

其中的驮帮由土城镇及附近散居的农务人员组成,主要经营运盐及其他货物,揽运了整个元厚镇、土城镇、东皇镇、醒民镇等地的特殊业务。

驮帮地位低下,处于商业的低端地位。后来驮帮推选出了主席袁相明,他统一经营策略,竭力争取更优价,让商会利润大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驮帮的商业地位。

十八帮根据帮内人员多寡和每年的营业额,向工商联合会提供必要的运转资金。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向地方公益事业过渡,比如为土城镇设立学堂。

1941年,袁连成为工商联合会首任商会会长,在习水县官渡镇的地方士绅之请,用集资入股的方式参与筹办习水县银行。

习水银行设立之后,“十八帮”作为银行股东,让贵州开辟了如今银行经营模式的先风。到了年终,股东按股分红,实际上也为各帮在本业之外创造了新的利润途径。

一直到上世纪中叶,在经历了此后的多次战乱之后,“十八帮”及商会负责人,逃往外地。“土城十八帮”在此后烟消云散,当地商业日渐萧条,贸易重镇成了过往。

如今,赤水河依旧在涓涓流淌,仿佛讲述着古城的历史,但纵使故事已经过去,古镇的历史依旧辉煌......

我是太子爷,喜欢我的话,就给我点赞关注+赞赏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