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子回头到抉择时刻——“美神宗”小布什(一)

前段时间看到知乎的朋友给美国总统起庙号:

华盛顿,美太祖

亚伯拉罕·林肯,美世祖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圣祖

罗纳德·里根,美世宗

你别说,起的还挺像回事的。当时我正好翻到知乎中一个问题:

——如何评价小布什总统?

……当时我脑洞开了一下,也就有了这篇文章和后续。

若论小布什,“美神宗”如何?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赵顼,还有很难用一句话概括的明神宗朱翊钧。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从20多岁折腾到38岁,短暂的一生都在很努力地折腾,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恢复祖宗对于大一统帝国的追求……

宋神宗名字这个“顼”这个字源自上古帝王颛顼,相传颛顼是有为之君,也是北境之帝。

宋神宗努力了一辈子也是希望能超越祖宗成为“北境”之帝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明神宗这就复杂了……先是张居正控制朝政,创造了明朝历史上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中兴,然后万历开始了一波匪夷所思的操作,在不上朝“召对”,而是下达谕旨的前提下进行了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倒也是传奇。

朱翊钧的名字也很有意思。翊的意思是“准备展翅高飞”;钧有威力极大的意思……

总而言之,神宗们往往都是心怀高远停不下来的。但是从结果来看……往往会比较“神”。

这个是“神”在现在的语境下也可以理解为往往很”迷“……

我觉得这也很符合乔治·沃克·布什本尊。

来看看小布什的名字。乔治这个名字太大众化了先不说,中间的沃克(Walker)这个单词倒是很传神地预示了小布什是什么样的人:

在英文字典中,沃克(Walker)的意思很多,但是其中有两点很重要:

保守,富有责任感。

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解释清楚小布什迷的一面。

这故事就得稍微扯远一点……

说起保守这个词语,应该准确地讲是小布什担任总体前后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其实这个思潮应该说从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总统……的好领导罗纳德· 里根总统时期就已经萌生和发展了……

所谓新保守主义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从保守的意义上来讲,这部分人是虔诚的基督徒(比如小布什后来所皈依的卫理宗),奉行传统的保守主义者的风格:坚守美国价值观,爱国,在私生活上检点,不能抽烟喝酒烫头(戒酒这一点还真不是玩笑,小布什就经历过戒酒的重要考验);同时,对于白人至上这种事情保持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消极抵触”。(所谓“消极抵触”就是不会主动去宣扬这种不politically correct的观点,但是绝对不容忍民主党人那种连上大学的机会都要对少数族裔倾斜的积极维权做法……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种微妙的态度)

传统意义上的保守主义其实和门罗主义比较像:我们不管美国或者美洲大陆以外的事情。

太平洋,乃至于大西洋都可以洪水滔天,因为本来上帝就安排它们洪水滔天……

怕就怕上帝有新安排。

新保守主义在在里根时期不满足于老掉牙的保守主义了。如果说里根政府武装干涉格林纳达只是新保守主义的“实验性操作”,那么对苏联遏制战略的意外成功(别问为啥意外,去问脑袋上顶着地中海的那个极品),简直让新保守主义者(我们姑且简称“新保”)接近高潮……这种高潮又在老布什时期以苏联解体达到了彻底的高潮……

始惊,次醉,终狂 ……

除了能形容1871年的日本岩仓具视使团,也可以完全契合90年代初期美国的“新保”们

“ 连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苏联都能解体,那么我们美国的价值观,准确地来讲是有新保守主义特色的美国价值观为什么不能在全球插满红色的旗帜呢?”

这就是新保们代言下的美国全球战略,而那个红色,是红脖子的红色。

(当然到了懂王的光景这个红色也发生了一点变化,这是后话……)

新保们要“有所作为”,但是有所作为的道路上难免有一点波折。

这个波折发生在1992年。

故事到了1992年,那一年也是美国的大选年。民主党当时的情况是基本上理智的人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1996年。原因是在1992年挑战老布什总统的难度甚至不低于在20世纪40年代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理由很简单

——强可称之为“圣祖”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也没有做到两件事:

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2- 打赢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不是陆军主导的,也是第一场现代化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

第一件事,你可以说老布什总统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毕竟这事要从早开始算得从杜鲁门时期算起);但是第二件事,完全是老布什自己的政绩。和李达康是不同的:

不是亲自挂名,是亲自挂帅。

(老布什总统在海湾前线慰问美军士兵照片)

如此有非凡领导的一个杰出白人男性领导人(这是在当时符合美国主流选民胃口的),创造了历史的美国总统,四年的总统国家安全战略(NSS)只写了两篇的天纵英才……(因为写着写着发现把总统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给写没了……)怎么可能不连任?

民主党作为一个比***和党更会善于捡软柿子捏的政党,大佬们纷纷表达了对1992年的没有兴趣……

诡吊的是这个时候,有两个40后的人,在40多岁的光景里发力了。

比尔· 克林顿,和艾伯特· 戈尔。两个人年龄只差两岁(1946和1948),都来自南方(阿肯色州和田纳西州)两个人都是年轻的州长级民主党干部,两个人都被民主党大佬当成了弃子……

两个人都用创造历史的方式,见证了美国选举史的里程碑:

克林顿之后,可以有小布什,但绝不会再有老布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克林顿和小布什同岁,都是1946年生人。

在这场选举中,克林顿喊出了“笨蛋,问题是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的口号,成功打动了新保守主义全球战略下被遗忘的美国民众,也打蒙了老布什和***和党。美国的两个40后,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闯进精美瓷器店的公牛。

那个瓷器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华盛顿政治殿堂。

克林顿时期,对于里根以降的美国经济政策做了重大调整,大力削减联邦赤字,密切关注美国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胀,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更加积极和自信的做法,也在后续的八年时间里极大增加了美国企业的全球影响力……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克林顿的八年是经济上极为精彩,也是美国民众有获得感的八年。

插一句,这也能解释两件事:为什么克林顿没被弹劾成功,以及克林顿何以在离任时得到超过里根总统的支持率——66%。

克林顿的一波新风对于新保守主义而言是一次降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的全球干涉相对回笼,在干涉方式上没有延续新保守主义期待的更加激进的做法。总体上来说,新保守主义的全球战略出现明显的减速,这个减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已经构成了霸权降温的早期预警……

但在当时,这显然是上帝视角。

克林顿的外交和全球战略没有办法调整里根以降的做法,更准确的说法是,他和他的政府没有办法也没有意愿去摆脱里根时代以来的政治惯性。新保守主义依然是美国政坛的主流思想,也是美国社会乃至于教育上的“显学”(福山《历史的终结》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就为小布什时期埋下了伏笔……

而小布什,又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他成为了“保守”主义的天选之人呢?(Selected?Person)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