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回忆(散文)
作者 温丽
插图 网络
父母要回乡下了,任你怎么挽留,坚决不肯,执意要走。我和妹妹都无语,默默地看着母亲收拾衣物,听着她和父亲有一句没一句地交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父母已老,父亲腿脚不灵便,母亲的背也驼了很多。看着他们脸上的深深浅浅的皱纹,不由得慨叹:时光催人老,岁月染青丝。
父母都是年逾古稀的人,父亲因为腿脚关系,不能走很多路,每次出行,都要带上一根拐棍,看着蹒跚而行的老父,泪水总是不由自主的涌出来。母亲呢,相对父亲身体好些,但也有很多病痛。母亲年轻的时候,一定很聪明,记忆力好。因为即使到了这把年纪,依然能记得所放的东西在何处。柜子里的东西被翻动了,都能发现。我和妹妹有时喟叹,我们如果到了她那样的年龄,恐怕早就痴呆了,哪里会有如此的记性呢。
母亲和父亲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在他们那个年代,似乎很少,需要勇气的。和他们同龄的人,很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婚女嫁,繁衍后代。那时,父亲在佳木斯、双鸭山那边当兵,人长得高大帅气,母亲呢,是在双鸭山的一个供销部门做售货员,苗条漂亮。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后来,父亲转业,本来分配工作,但因思恋故土,回到了老家。母亲也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毅然随父亲到了拜泉。拜泉那时很穷困,父母白手起家,***同经营着小家,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后来父亲当了村干部,母亲是妇联主任,村里的一些大事小情,都离不开母亲。她很善于交往,张罗事情。凡事一经母亲打理,似乎都变得那么轻易、顺当。
那时,公社(乡)里常有下乡检查蹲点的干部,我家就是伙食点。母亲有一手好厨艺,即使在那个年月,也能让人吃上香喷喷的饭菜。好像普普通通的东西,到了母亲的手,都变得奇异了,能生美花,结香果。比如说,白菜炖土豆,母亲能做到菜是菜,汤是汤,味道极好。就是现在,母亲做的菜,我们都特爱吃,每次回到娘家,吃几天她做的饭菜,非得长几斤肉不可,因为看到桌上的几样小菜,很有食欲,想不多吃都难。
母亲不仅仅会做饭菜,让你品尝到普通中不寻常的味道。母亲的思想和为人更是让所有相识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不容易,生活都很紧巴,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家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父亲果断地辞去了领导职务,我们一家远离故土,来到了现在居住的林乡。初来乍到,所遇到的难处不说,就是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但父母天生的亲和力,很快就和当地的人结为好友,在他们的帮衬下,我家渡过了很多难关。母亲历来能说会道,很多人家有事,都找母亲去代东(帮东家管理事务)。有时刚刚为东家娶亲回来,立马换成另一个角色,替东家管事了。因为母亲会炒菜,谁家有事,如上房架,请客等,都让母亲掌勺。看到母亲疲惫的样子,曾劝说别干了。母亲总是微笑着说:人家信着,能帮就帮点吧。为此,母亲在村里人缘特好,我家有大事小情的,村里人都爱前来捧场。
母亲最让村里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在家里很困难的情况下,竟然能供我们姐妹上学考学一直到毕业。
我本来是一个很羞赧的人,身体不好,学习成绩不错,但心理素质差,特敏感,经受不了打击。也许是病痛,或者是老师的一次讽刺挖苦,我说啥也不上学了。母亲曾用笤帚疙瘩打过我,我就立在炕角,不哭也不喊。母亲没辙了,就哭着痛骂了我一顿。那年我18岁,很叛逆,母亲就领着我去农田里劳动,但告诉我休息时要看书,回家有空做做题。母亲是小学文化,但很看重学问。我起初不情愿,但在母亲一再唠叨下,把学过的,还没学过的课本捡起来,自学起来。到了暑假,我忽然想上学了,但我不敢对母亲说,因为当初我曾说永远不去上学了,就在家里干活。现在出尔反尔,怎么能张开口呢。妹妹是细心人,她偷偷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并不吃惊,她同意了,可是父亲却坚决反对,在他老人家的头脑里,回炉的铁,没啥大出息的。最后,还是母亲说服了父亲,这样我又重新背起书包,开始了求学生涯。
也许是我天性聪慧点,或者是母亲的期待目光让我奋进吧。我的成绩一直居第一。在当时村级戴帽学校,外语是一个大问题,我向英语老师借回语法书,自己边学边做笔记,竟然有厚厚的两大本。懂得多了,英语成绩一直在上升。当时农村每个家庭都不富裕,每天出工,也挣不了几个公分。母亲却能省吃俭用,为我订了三样刊物:《作文通讯》、《中学生》和《初中生英语》。母亲这样的举止,不要说在小山村是个特例,就是在乡镇也不多见。
很感谢母亲为我订的刊物,让大山里的我,了解了大山以外的一些东西。《作文通讯》,是一本不错的刊物,好像刊登的是全国13家重点初中高中学校学生的优秀作文。读着那些散发墨香的文字,是一种享受,我陶醉其间。我中考时候语文成绩很好,归功于那本刊物对我的很大帮助,就是现在我能对文字有感觉,时常写诗作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也得益于那本刊物最初给我的帮助和指导。《初中生英语》,更是为我学习英语立下汗马功劳,那里讲的语法,错误病句的检查纠正,英语文章阅读等,让我长了很多见识。我很感谢我的母亲,为我做的这些,她老人家让我享受到了很多同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东西。
每当回忆起来那段时日,我都会不自觉地流泪。母亲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在当年还很叛逆的我,并不知在母亲耳边说声谢谢,现在想起来都羞愧之极啊。
其实,母亲为我付出的何止这些呢。中考那年,我报考的是师范,正常考试后,师范类的还要面试和小三科考试。也许我本是内向的孩子,或者说在山里呆久了,不适合在县城里独自面对吧。我一向喜爱读书,除了书,我不知什么东西能让我开心,书呆子气浓。我竟然偷偷地跑回家了,没参加面试和小三科考试。母亲知道后,说啥也让我回去,我就是不肯,还说考试没考好,上不去。任凭怎么说,就是不回去,母亲又一次落泪了。
当时家里忙,母亲无法专门管我,或者真的相信了我的话。可是,不几天,县里竟然让我去体检,我的文化课成绩高出录取分数线好几十分。家里那边每天就通一次客车,接到通知,母亲和父亲商量后,父亲赶着毛驴车送我去乡里坐车。 体检后,并不代表就行了,毕竟没有面试。母亲为此找了县里的人,补面试。等母亲回家的时候,已经过了回家的车点,她坐车到乡里,然后徒步回家。
记得当时很晚,母亲一人在树林掩映的道路上疾走着。晚风吹着树叶哗哗直响,很恐怖的。母亲硬撑着走完50里的弯曲山路,回来了。事后,母亲说,当时心里挺害怕的,但转念一想,怕也得走,不怕也得走,不如大着胆子走下去。后来我补了小三科的考试,顺利考取了师范校,四年后毕业回到家乡中学任教。
现在每每想起那一幕,我都觉得惭愧,母亲,让我拿什么来报答你呢?
在我上学期间,妹妹也考取了师范校,我们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一年。家里有了两个上学的孩子,对生活条件不算好的普通农家,的确是一种考验。春天,母亲就上山采木耳,每当下雨了,天不亮就起来,简单吃点饭,就和邻居大婶一起上山了。据说晚了,就捡不到好的。秋天,母亲就捡蘑菇。母亲把这些变卖钱,让我们上学带着。我的四年中师,都是母亲这样辛苦供下来的。所以,等毕业后,我能挣工资了,邻居们都说,你母亲不容易啊,不要忘记了。是啊,我怎么能忘记母亲的大恩呢。是她老人家给了我生命,让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是她老人家给了上学的机会,才有了现在这样工作,生活更幸福精彩。
母亲的确是伟大的人,她不仅把母爱给予了我们,而且也为下一代倾注了全部的爱。我的女儿就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都说父母有养 育儿 女的责任和义务,但哪里有为儿女照看下一代的义务呢。因为我和老公上班,无人照看女儿,而且女儿很难哄,总有“节目”,不是哭,就是闹。常常得背在身上,在地上蹦蹦跳跳。每到睡觉时候,必要口唱着摇篮曲,手拍着方可入眠。孩子四个月大时候,母亲领着大侄子到我家来照顾孩子,因为哥哥家孩子也需要妈妈照管。母亲每周都是周六中午坐车回家,下周一中午坐车回来。每次都大包小裹的,给我家带来好多吃的东西。等孩子一生日后,母亲就把孩子带回家照顾了。
孩子在母亲家呆了四年,这四年,父母吃了很多苦,付出很辛劳。可是母亲从来也不说自己的辛苦,把孩子捧在掌心里,唯恐吃半点亏。就是现在带孩子去母亲家,街坊邻居都说,女儿当年怎么怎么难哄,大热天让母亲背着在街上溜达,否则就哭闹不止。下雨天,也要打着伞,在外面走,才抿嘴一笑。正因为这样,孩子和母亲感情特好,每次我们去看她,她都笑着看我们,吃饭的时候竟然坐在母亲怀里。
母亲曾发出感慨说:人家孩子好,好像不是自己家的,根本不找爹妈。有时当孩子睡午觉的时候,母亲去邻居家串门,孩子醒来竟然哭着喊着找姥姥,我们在身边也哄不好,父亲只好去邻居家把母亲喊回来。好几年过年都接不回去,孩子把姥姥家当成自己的家,而成了真正的家的客了。
时至今日,父母到我家来,女儿都悉心照顾,好东西都抢着给父母吃,有空还陪老人聊天,打扑克。看着女儿这样,我很欣慰,毕竟父母没有白疼她一回。女儿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饭了,母亲每次在我家小住,都要亲自下厨,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
现在母亲已年逾古稀,精神很好。就是牙齿有点不好,吃东西需要慢慢嚼咽。每当儿女都回来聚在一起,都会乐得舒展了皱纹,好像过年过节似的。
回顾这些年来,我很感激母亲为我做的一切,她能为我每次的人生转折把好关,帮我渡过许多艰难的岁月。母亲啊,您为我付出的这些,叫我如何来报答呢?
母亲,您是我生命的渡口,在您那里,我生命的小舟开始起航;在您那里,我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整。母亲,您是我一生的挚爱,永远的感激。祈望您和父亲在晚年更幸福安康!
写于 2008年
本文系风笛文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