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的孤独和追求:荷塘月色朱自清原文
《荷塘月色》的讲授通常以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起始,然后以4、5两个小节的“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为抓手,从景色的描写中分析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最后联系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总结出其“不宁静”的原因。但是这样讲《荷塘月色》,似乎太“浪费资源”了。整篇文章被掐头去尾,只品味中间的两段,这样以偏概全,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既对不起作者,也对不起学生。笔者深入阅读《荷塘月色》全文却有另一种发现:朱自清的心情并非“淡淡的喜悦”,而是浓重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文章开头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评论界的说法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与其猜测,不如不猜。且不管他为什么不宁静,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从文字入手,政治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只是辅助手段。文章值得关注的一句话“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它让作者感到愉快的不单是“荷香月色”,还有“独处”,甚至可以说,作者是因为“独处”,才能更细腻地感受自然界的一切,才有后文细致的刻画描写。
不但如此,对于朱自清而言,独处意味着自由。虽然他爱热闹爱群居,但也爱冷静爱独处,他希望忘却白天的杂事、烦心事,获得一个与平时不同的自我。他说:“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白天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是充满违心的事和话的,而他分明是想要逃避现实世界,追求另一个清静自由的个人世界。在这里,作者流露出的是浓重的避世思想,有众人皆醉,独善其身的意思;在这里,作者表现出的是不容于世俗的无奈和孤独;在这里,他所要追求的是自由。
文章的第4、5、6三节,是叙写荷塘景色的段落。这与其说作者在写荷塘的美,不如说是在写他的梦。作者下笔是很轻柔的,充满了梦幻的色彩。出水的叶子如舞裙,含苞的花如星星、明珠,香味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青雾是薄薄的,月光如笼着轻纱的梦,这一切都是轻柔的,飘渺的。这些词句变成了一种误导,让我们以为这是在形容荷塘的美,所以有人对“峭楞楞如鬼一般”提出质疑,认为这句话破坏了美感。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作者并不是要写荷塘的美,他写的只不过是荷塘给他带来的感受而已。他所写的是如同梦一样的荷塘,在梦里,既有令人愉悦的景象,也有让人心悸的场景。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构成了一入一出的对应关系。“我且受用”一句,是进入荷塘的句子,也是进入梦境的句子,“我什么也没有”是脱离荷塘的句子,也是脱离梦境的句子。“受用”和“没有”特别值得品味。作者原以为在荷塘里可以获得宁静,获得安慰,获得解脱。既然世俗和我不相容,但至少有荷塘可以亲近片刻。但是,蝉声和蛙声惊醒了他的梦,原来他“什么也没有”,这一片天地并不是“我”的,而是“他们”的,“我”只是这一片天地之外的一个人,“我”原以为到了另一个世界,却被这个世界拒之门外。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想起家乡来了。
朱自清恋乡恋土的情结是十分浓重的。自其18岁离家去北京读预科之后,一直在外奔波,能够回家的时间极少。家道中落之后,朱自清家累颇重,辗转于杭州、温州、北京,有心顾家,却无法回家。又加上老父日渐衰弱,南方政局不稳,这种种情况让他更加思念家乡,思念儿时的那一片乐土。他在五月写下“踟蹰计行程,嘶骢何处行”的词句(《和李白〈菩萨蛮〉》),之前在《一封信》、《我的南方》等散文和诗歌中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所以他写到家乡,除了都有以“莲花”为联想的线索外,还在寻求一种精神的怀抱和回归。南朝采莲的旧事是那么无拘无束,自然纯朴。“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是自然纯朴,而不是春心萌动。朱自清在世俗中无法获得自由,在自然中无法获得自由,只能从对家乡的回忆中去寻找。但是他的这份期望很快就落空了——可惜我们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暗合“受用”一词,朱自清无法“受用”清华园的荷塘也无法“受用”家乡的荷塘。既然如此,他心中又生出否定荷塘的想法,于是发出了“今晚若有采莲的人,这里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但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慨叹。朱自清再一次回到了世俗之中,在他身上,无论是面对妻儿还是父亲,他需要更多地担负责任,同时渴望人生的自由。
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看到的是一个孤独无奈的灵魂,他与世俗不能相容,渴望自然让他涤烦析酲,但他也不容于荷塘,于是转求家乡,家乡也不容他。他想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但是自由对于他而言,是奢侈品。朱自清奉行的“刹那主义”希望自己能活在“现在的生活里,不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这种思想决定了朱自清不可能抛下责任,卸下担子去忘乎所以地追求“自由”,他的精神从现实社会的“溜号”也只是匆匆的一瞬而已。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中学(201100)